“健康码”应具备“疫苗护照”功能
其实,任何一个客观理性和重视科学的人,都会赞成袁国勇的建议。毕竟,疫苗虽然不能保证接种者绝对不受感染,但是大量的数据已经显示,不论接种灭活还是mRNA疫苗,受感染后的重病率和死亡率都大为降低。以澳洲疫情近日最严重的新南威尔士为例,其卫生局的最新报告显示,新冠肺炎患者绝大多数是未接种疫苗的人,与那些接种过两剂疫苗的人相比,他们的死亡和重病的风险明显更高,在高峰期达到16倍。
可见我们即使撇除香港对内地和海外免隔离通关的元素,提升疫苗接种率,亦是“内防反弹”的其中一项重要手段,能够确保海外输入个案不慎传入社区之时,不会因为大量市民没有接种疫苗而受到感染,从而令香港公共医疗系统负荷急增,甚至因此而崩溃。
另一方面,恢复香港与内地免隔离通关,然后等待海外疫情缓和之后,再准许已接种疫苗的海外入境者免隔离通关,已成了提振香港经济不可或缺的一步。然而,新加坡早前放宽入境隔离措施的经验显示,当地疫苗接种率即使高达85%,仍然连环爆出新疫情并迅速蔓延,可见只有推动全民接种疫苗,才可在香港未来放宽入境隔离措施时,不会重蹈新加坡的覆辙。
香港现时的疫苗接种率,至今仍是未如理想。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为止,已接种第一针疫苗的人数只有约466.4万,占全港人口69.3%。
技术可行 民意支持
因此,袁国勇才会预计,按此趋势过多一两年,都未必达到能恢复正常通关的条件,并建议政府必须有所行动,参考以色列做法,推行本地“疫苗护照”,只有完成疫苗接种的市民,才可自由出入餐厅、商场、戏院等受管制公共场所。长远而言,政府更可以规定,只有持有“疫苗护照”的市民,才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以此增加市民接种疫苗的诱因,从而提升香港的整体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