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香港营商前景机遇无限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网评:香港营商前景机遇无限

  来源:文汇网  作者:袁武(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政府统计处公布《2021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今年以香港作地区总部的美资公司有254间,较去年同期282间减少约一成;日资公司则有210间,减少接近8%。

  香港近年的政治环境经历了重大变化,尤其2019年的修例风波,严重冲击香港秩序,暴露了香港的国家安全隐患,引起商界关注。

  根据报告,以香港作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总数,由2019年高峰的1,541家,跌至2020年1,504家,2021年延续跌势,2年间合计跌约5%。香港国安法落实初期,部分外商也不太清楚条文内容,难免会对香港营商环境产生顾虑。然而经过一年多,我们可见条例主要针对反中乱港势力,以及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香港国安法“一法定香江”,再配合今年完善选举制度,创造了更健康的政治环境,对商界而言是由乱转治的好开始。

  事实上,欧洲企业在港设立地区总部在2021年未有太大升跌,英资公司按年上升约5%。我们认为,要评价香港整体的营商环境,不应只局限于一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国家的总体国策。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国家一直不会变的目标,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一直得到国家的保障和支持。因此,中央才会支持特区政府止暴制乱、拨乱反正、重回正轨,降低香港的政治不稳定性,减低营商的风险。   香港未来的形势不止于重回正轨,而是会走上新的台阶,面向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推动“八大中心”发展,反映香港不止在优势产业方面得到巩固,更有不少新的产业发展空间,这些都是值得外商关注的新领域。

  香港自身发展,结合大湾区的国际战略,将步入新的时代。近日备受关注的“北部都会区”,将全方位配合大湾区发展,逐步形成香港“南金融、北创科”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包括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在内的新界北地区发展成创新科技走廊,打造“新界北小硅谷”,吸引全球创科资源和海内外顶尖科技人才集聚。这些都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有远见的国际企业更不应错过。

  当前,外资在港营商的最大难点已不是政治因素,而是实际的“通关”问题。对于商界而言,疫情所造成的不确定因素,会大幅增加在港的经营成本。故此,香港要尽快做好防疫,尤其是在疫苗接种、疫情通报方面加强工作,争取早日“通关”,这样才能增加外商对香港的信心,巩固香港国际经贸中心地位。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网评:香港营商前景机遇无限

  来源:文汇网  作者:袁武(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政府统计处公布《2021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今年以香港作地区总部的美资公司有254间,较去年同期282间减少约一成;日资公司则有210间,减少接近8%。

  香港近年的政治环境经历了重大变化,尤其2019年的修例风波,严重冲击香港秩序,暴露了香港的国家安全隐患,引起商界关注。

  根据报告,以香港作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总数,由2019年高峰的1,541家,跌至2020年1,504家,2021年延续跌势,2年间合计跌约5%。香港国安法落实初期,部分外商也不太清楚条文内容,难免会对香港营商环境产生顾虑。然而经过一年多,我们可见条例主要针对反中乱港势力,以及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香港国安法“一法定香江”,再配合今年完善选举制度,创造了更健康的政治环境,对商界而言是由乱转治的好开始。

  事实上,欧洲企业在港设立地区总部在2021年未有太大升跌,英资公司按年上升约5%。我们认为,要评价香港整体的营商环境,不应只局限于一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国家的总体国策。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国家一直不会变的目标,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一直得到国家的保障和支持。因此,中央才会支持特区政府止暴制乱、拨乱反正、重回正轨,降低香港的政治不稳定性,减低营商的风险。

网站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