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寻求建立“火箭军”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1月6日刊发了作者苏拉夫·贾(Saurav Jha)撰写的文章——《印度即将到来的“火箭军”》,文章称,印度军队正寻求建立自己的“火箭军”。
在专家看来,印度已经成功研制多款射程覆盖100千米-5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多款巡航导弹也已经研制成功,这为印度建立自己的“火箭军”奠定了物质基础,对导弹力量进行整合将增强印度的常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近期再次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当地时间10月27日,印度军方成功试射一枚射程超5000千米的“烈火”-5洲际导弹。这是采用固体燃料的三级导弹“烈火-5”首次在夜间试射,也是今年“烈火-5”服役以来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首次试射该导弹。
迎接“非接触”战争时代
《外交学者》网站刊文指出,2021年9月,印度国防参谋长(CDS)比平·拉瓦特(Bipin Rawat)将军表示,印度正在寻求建立自己的“火箭军”——综合火箭部队。
文章指出,这一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目前相邻大国军事平衡中存在的明显不对称进行迟来的承认——对手的火箭军有足够的能力对关键地区的印度军事目标发动大规模的常规导弹打击。相比之下,新德里在这一对应领域的选择相当有限。这样的导弹打击可能会对印度造成巨大的痛苦,但又远远低于使用核武器或进行核威慑的门槛。
苏拉夫·贾认为,印度成立自己火箭不仅仅是为了部署先发制人的地对地导弹(SSM)以进行威慑或为了在必要时与对手进行对射,而且这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即利用战略对峙时的打击机会攻击敌方的重点目标,例如指挥中心、防空阵地、部队集结地、后勤节点等,这些都是敌方相对难以拦截的地面目标。
目前,印度空军和陆军都拥有自己的地地导弹部队,而海军也装备弹道导弹核潜艇,不少舰艇也配备了对地攻击能力的远程导弹。
文章称,从本质上讲,宣布建立自己的“火箭军”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印度将在有限冲突期间大规模和精确地使用地地导弹,以迎接未来联合作战环境中的“非接触”战争时代。
印度寻求成立自己的“火箭军”的目的将各军种的导弹能力合并到一个单一的指挥和控制结构下,以在联合部队环境中对其进行最佳效率的利用,而不是让它们分散在各个军种,服从各个军种的计划。印度自己的“火箭军”比其他部队都需要投掷质量和精度,而从目前的三个军种中整合现有的资产能够立刻满足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