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香港科学家爱国的榜样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网评:香港科学家爱国的榜样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杨 坚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香港科研人员荣获3个二等奖──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获奖;香港科技大学吴宏伟以“状态相关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应用”获奖;香港大学王焰参与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研究”也获奖。

  翌日,谷歌(Google)首页的涂鸦(Doodle)纪念中国香港科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诞辰88周年。绘制的涂鸦上,卡通形象的高锟站在绿色光纤激光器背后,0和1组成的数据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1966年,高锟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任职期间,开始研究利用玻璃纤维传送信号,发表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利用石英基玻璃纤维,可进行长距离和高信息量的信息传送。1981年第一代光纤系统面世,高锟因此获得“光纤之父”美誉。2009年,他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央奖励香港科学家,谷歌纪念高锟,两件事接踵发生很可能是巧合,却引起我思考和讨论一个问题,即:如何判断香港科学家爱国?

  科学家的工作,顾名思义是从事科学研究和相关应用。科学家是否爱国,则是关于其政治立场或态度。然而,二者是有联系的。亦即是说,判断科学家是否爱国,既看其政治立场或态度,也看其科研工作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科学无国界,尤其,近代以来人类的先进科学研究和应用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所以,优秀科学家基本上都留学美英等西方国家,并且,大多数长期在这些国家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香港曾被港英管治逾一个半世纪,香港的科学家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具有在美英等国从事科研的经历以及保持与西方科研机构的联系,比比皆是。

  因此,判断香港的科学家是否爱中国,应当综合考虑其政治立场或态度与其科研工作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由于各种因素,香港的一些科学家持外国籍或外国居留权,但他们支持香港回归祖国和支持香港特区贯彻“一国两制”。以高锟为例,他任职中大校长期间,接受中央有关部门委任,担当香港事务顾问。高锟的科研成就,造福全人类包括中国。今天,中国已是全球普及互联网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发展数字经济成就最高的国家,高锟功不可没。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的香港科学家,不一定同时担任特区公职,但是,他们在香港政治重大事件上的表现同爱国爱港阵营一致,他们的科研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2月在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研讨会上指出:“结合香港过渡时期和回归以来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特别是爱国者所作所为与反中乱港者所作所为,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爱国者必然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爱国者必然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3.爱国者必然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三个方面足以判断香港的科学家是否爱国。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在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时,没有更动基本法第六十七条关于特区立法会可以有不多于其总数百分之二十的议员持外国籍或外国居留权的规定。这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吸引爱国爱港却因种种因素而持外国籍或外国居留权的专业人士包括科学家,出任香港立法会议员,为香港和国家做贡献。

  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之崇高使命。一方面,必须承认,在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科技联系上,香港领先内地其他城市,这是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高端科技上与中国脱钩,对香港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科技联系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10月21日,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署理主任奥兰多(Michael Orlando)称,他已将美国需要重点保护的科技领域收窄到5个──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生物科技和自主系统。香港的科学家需要回答,如何应对美国全力打压中国科技发展?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网评:香港科学家爱国的榜样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杨 坚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香港科研人员荣获3个二等奖──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获奖;香港科技大学吴宏伟以“状态相关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应用”获奖;香港大学王焰参与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研究”也获奖。

  翌日,谷歌(Google)首页的涂鸦(Doodle)纪念中国香港科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诞辰88周年。绘制的涂鸦上,卡通形象的高锟站在绿色光纤激光器背后,0和1组成的数据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1966年,高锟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任职期间,开始研究利用玻璃纤维传送信号,发表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利用石英基玻璃纤维,可进行长距离和高信息量的信息传送。1981年第一代光纤系统面世,高锟因此获得“光纤之父”美誉。2009年,他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央奖励香港科学家,谷歌纪念高锟,两件事接踵发生很可能是巧合,却引起我思考和讨论一个问题,即:如何判断香港科学家爱国?

  科学家的工作,顾名思义是从事科学研究和相关应用。科学家是否爱国,则是关于其政治立场或态度。然而,二者是有联系的。亦即是说,判断科学家是否爱国,既看其政治立场或态度,也看其科研工作对国家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