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如何创世界体育场馆之最
中评社北京11月5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月底,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这三座北京“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场馆首次集体亮灯,本报为此开设了冬奥场馆巡礼专栏。昨天,北青报记者走访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全方位地了解了这座新时代场馆的建造及设施。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冬奥会时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在此将诞生14块金牌。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为观众带来最佳的观赛体验。
国家速滑馆位于中轴线北端,南临国家网球中心,西临林萃路,东临奥林西路。国家速滑馆于2018年1月22日开工,2020年12月30日完工。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辉介绍,国家速滑馆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多项技术创造了世界体育场馆之最。
建筑亮点最多
富含新技术新理念的场馆
国家速滑馆堪称“最”字最多的冬奥会场馆之一。2020年5月,国家速滑馆斩获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最高工程大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它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它采用了全冰面设计,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
黄辉介绍,其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外形上,国家速滑馆由 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因此又被称为“冰丝带”,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 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