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挺港版移动支付 通行大湾区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据大公报消息,香港和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已逐步提上议程,不少港人都一门心思做好北上的行程表。而陪伴港人北上的,还会有港版移动支付。广东近日印发文件,提出引领“新兴消费”,提及“持续推进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及支付宝香港钱包、澳门通及中银澳门跨境钱包等移动支付工具在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使用。”专家认为,随着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利用港版移动支付到湾区内地城市消费的港人将越来越多,有必要提前扫除港版移动支付在内地使用的各种障碍。/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11月4日,广东省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除了提及支持港澳版跨境移动支付工具在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使用外,还提及将组织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大力推进消费电子支付市场建设,减免商户交易手续费和支付终端费。预料未来港澳消费者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消费,将能享受到更多商户提供的服务。

  湾区跨境电子钱包交易额近10亿

  记者了解到,移动支付近年来在香港社会得到普及,带着一部手机“闯荡”内地的港人也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2018年多个港版移动支付平台已经开通了内地支付功能,港人用港版移动支付,便能按当日汇率把所需支付的人民币金额自动换算为对应的港币金额,用户可通过钱包余额、已绑定的信用卡或银行账户进行支付,随后即可轻松解决吃饭、打车、看电影、购物等方面的支付需求。

  尽管因为疫情,不少港人未能亲身北上体验,但也有不少跨境工作、旅行或者定居内地的港人已经尝鲜采用港版支付宝消费。根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截至2021年3月末,大湾区各类跨境电子钱包在内地共交易620.91万笔、金额9.66亿元(人民币,下同)。

  加快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从事金融行业的港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使用港版微信钱包的习惯,平时到便利店购物或者到餐厅食饭,买单非常方便。“其实基本内地很『网红』的店,都可以用香港移动钱包支付,比如喜茶、海底捞等,但也有一些比较特色的小店则不支持。如果要提建议的话,我就希望可以能引入更多支持港版移动支付的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