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升温 美加息或提前

  中评社香港10月26日电/大公报报道,疫情后全球经济出现复苏,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见图)指中国的清零政策成果显着,但代价也会越来越高昂。因为中国的清零政策抑制了内需,但却满足了外需,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逆转,预计经济增速已经在三季度显着下行,由于市场预测可能仍然滞后,故此预期四季度GDP同比增长3%,未来两年的增长在4.5%至5%,而明年的增长目标则十分困难制定。

  陆挺又指出,全球史无前例的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为发达国家带来超预期的消费需求;而疫情及高福利导致劳动力短缺,令全球供应链出现危机。因此,美国三大港口集装箱船等候时间大增,中国沿海港口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大幅上升。整体来说,QE(量化宽松政策)、消费结构变化及供应链危机驱使通胀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另外,天气的变化和激进的能源政策令能源出现短缺及价格持续上升,故此市场已预期美联储加息时间可能会被不断提前。

  贫富差距扩大 全球化倒退

  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正面影响,如加快数字化、线上服务业发展,出现更多网络商业模式,及促进生物科技的发展。但负面影响更多,多国政府出现高额债务,加上大量政府与社会资源投入抗疫,造成其他资源不足;而疫情令教育受损,以及QE和低利率也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这情况都属于“畸形复苏”,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程度加深,发达国家将进一步走向福利社会,社会内部矛盾加剧,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化加剧,全球化可能会在某程度出现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