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依旧充足
三季度GDP增速为何“破5”?
事实上,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破5”,既有偶然性因素,也有周期性、结构性的原因,季度前半段的散点疫情、汛情和季度后半段的限产限电均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制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
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持续向好,疫情、汛情和限产限电导致二、三产业增速放缓。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8%,较二季度下滑1.3个百分点,是拖累三季度GDP的主要边际变量。对于第二产业而言,在7、8月份疫情扰动和汛情冲击下,局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活动和运输活动受到一定抑制,季度后半段部分省市的限产限电也对工业生产形成约束。三季度服务业的表现同样受到了7、8月份散点疫情、汛情困扰,表现相对低迷,拖累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较二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但是,在局部疫情、汛情压力缓解之后,9月的服务业已经出现边际回暖的迹象:9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5.3%,回到上升通道,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
从“三驾马车”的角度看,消费和投资对GDP均形成一定拖累。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累计同比增速为3.8%,比上半年下滑0.6个百分点,地产投资成为最主要的边际拖累。在土地新政以及“三道红线”、涉房贷款集中度管理等监管政策的约束下,房企经营压力有所增加,地产投资增速开始显着放缓。基建投资大致持平于2019年同期,发力程度尚不明显,城投融资是核心制约。相比之下,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呈回升态势,以医药、电子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维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