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与解构

  中评社╱题: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与解构——基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考察 作者:宫高杰(成都),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师资博士后;孙云(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摘要】联大第2758号决议本是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法理依据,但近来却成为民进党当局和国际社会一些“亲台”势力用以论证“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依据。当前台湾当局妄图非议联大第2758号决议,企图否定该决议,试图推翻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地位。国际社会一些“亲台”势力亦冷饭热炒,试图对该决议的内容进行扭曲释义,以藉机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解构一个中国原则的框架。本文拟对国际社会不同行为体的一个中国原则进行立场识别,研判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与发生逻辑,为今后进一步采取因应措施提供参考思路。

  一、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一个中国原则

  1971年,第2758号决议在第26届联大会议上表决幷通过,其核心内容便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此一决议从法律上、政治上和程序上都明确和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就“恢复”一词来讲,其本身具有多层政治与国际法意涵。

  一是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权利,强调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中国原本就作为创始会员国存在。如今是恢复其合法席位,不是新增一个会员国,更不是简单地替代蒋介石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作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享有一切国际合法权利,也即说国际社会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代表中国行使主权。①二是提供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法理依据,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意涵。早在二战结束时,由《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共同构成的国际条约就已经从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场合“明确无误的确认或承认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②加之“中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保持了其同一性和延续性”,因此后续问题仅涉及由谁代表中国来行使对台湾的主权权利。而新中国政府对蒋介石政府的权力继承属于政府继承,“原国际法主体继续存在,只是权利义务从旧政府转移到了新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继承中华民国的领土与主权等一切权利”。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权利归属关系也自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而在联大会议表决前,蒋介石政权就已经被驱逐出联合国,在程序上已经终止了其所谓的“中国国际代表权”,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中国”说。总的来看,整个联大第2758号决议都是围绕着如何认识一个中国原则来展开的。

  二、国际社会和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裂变

  通过近期国际社会以及民进党当局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案的“冷饭热炒”,可以看出目前国际社会正通过功能切割、认知分裂以及结构蚕食等行径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解构。

  (一)将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功能切割

  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刻意将中国一词进行非政治化和抽象化处理,④试图通过多重视角的解读将一个中国的概念模糊化,将所谓的“政治中国”和“经济中国”以及“文化中国”等进行切割和区隔,有意制造功能上的“两个中国”或“多个中国”。

  一方面,在所谓的政治中国上,无论是台湾当局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刻意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进行政治区隔。尤其是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公然制造所谓的“两国论”、“一边一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性言论。自李登辉上台后,所谓的“两国论”之谬论就不绝于耳。陈水扁执政后,更是公然制造分裂,推动台湾社会全民“公投”,推行“法理台独”,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框架。蔡英文执政后以及当下赖清德执政以来,进一步对一个中国原则实施政治分裂。蔡英文和赖清德的就职演说都强调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如今赖清德又抛出了所谓“祖国论”的“新两国论”,其本质上都在试图从政治与主权视角对两岸进行切割,制造两岸对立,割裂两岸政治联系。美国则试图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内部切割,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美国却不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的主张。力图将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进行切割,试图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施展伎俩。2024年9月18日,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出席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时首度公开称“中国以联大第2758号决议为工具损害台湾地位”。随后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以及七国集团、“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等国际组织纷纷应援,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有关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质疑,指责中国大陆对该决议进行所谓的“曲解”,试图悄然解构一个中国的政治框架。

  另一方面,在所谓的“经济中国”和“文化中国”等层面,由于两岸经贸联系紧密、文化上同宗同源,本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炒作所谓的两岸文化异质性,认为大陆的文化是传统的农耕文化,而台湾世居海上,有着强烈的海洋文化特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上,一些“台独”理论制造者认为台湾文化是多元的,“它糅合了荷兰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汉文化、西洋文化”等,而“中华文化只不过是台湾众多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而已”。⑤此外,在所谓的“经济中国”维度上,一些人炒作两岸经济“迥异论”,认为大陆的经济是行政部门控制下的“不自由”、“不民主”的经济,而台湾的经济是完全遵从了市场经济规律的自由市场经济,试图从此一角度刻意区隔两岸经济的差异性,凸显台湾地区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优越性。但无论做何种形式的切割,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大陆而存在,更遑论所谓的两岸“经济脱钩”。实际上,将一个中国刻意区分为所谓的“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等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在话语和概念上的分裂,而分别在三者内部谬论所谓的差异性,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再次解构和切割。

  (二)从立场与实践的分裂来解构一个中国原则

  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认知存在着立场与实践上的分裂,一方面在外交上口头承认和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而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却屡屡与台湾当局强化“非官方”、“准官方”联系。对美国、欧洲等所谓的民主国家而言,与台湾当局的“实质性”接触幷维系密切的关系比口头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更加重要。

  一个中国原则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出现了认知与实践故意脱节的现象。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尽管明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是暗地里却干着分裂中国的行径。美国时常违反中美建交的三个公报原则精神,向台湾出售武器,以“非正式”、“非官方”的声援和官员窜访等形式来搞所谓的“曲线救台”,衬托台湾的“国际地位”。202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迈克尔·蓬佩奥(Michael R.Pompeo)宣布解除美台关系中对美国“自我施加限制”,试图以此解除美国官方与台湾当局的关系束缚。蓬佩奥认为美国政府与世界各地的非官方伙伴保持联系,台湾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美台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受到永久性官僚机构自我强加的限制的束缚”。⑥欧盟亦是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性认知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内部“亲台”组织势力对一个中国原则故意采取官方表态与实践过程上的分裂。2024年10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所谓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错误解读及其在台湾周边持续的军事挑衅提出联合动议”,决议案称“反对中国大陆对联大2758号进行过度解释”,幷要求联合国对第2758号决议不持立场。⑦其试图通过所谓的官方表态,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决议案表决行为来不断分裂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解构。

  (三)从现实过程和地缘政治蚕食一个中国原则

  西方学者对于一个中国存在着意涵上的分裂性认知。将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与美、日等定义的一个中国政策差异化理解,将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关于台湾问题的地位界定和一个中国的框架视为一项国际政治的非正式制度。而冷战时期各方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模糊认知为各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留下了灵活空间,但现今这种灵活性在逐渐被打破,模糊性逐渐被清晰。⑧此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幷未实际统治和管理过台湾地区,因此从这一视角来看,他们认为大陆的一个中国难以将台湾涵盖其中。而台湾当局和台湾地区一些学者认为,自1991年国民党当局放弃“国统纲领”以来,台湾实际上也就放弃了与大陆争夺一个中国的国际代表权问题。他们认为,从国民党当局放弃“国统纲领”开始,台湾也就放弃了“夺回”大陆的意图,而这也恰好消除了两岸的不可分割性,两岸也就不存在中国国际代表权的争议,因为两岸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试图从法理上来制造“两国论”。

  一些学者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分析,将台湾及周边海域视为东亚地缘政治冲突的漩涡,认为台湾的地理位置阻挡了中国大陆进入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最优路径,因此大陆才不惜一切地要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和其盟国近年来不断在双边或多边声明中炒作台湾议题,强调所谓的“台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关乎其切身利益”。而美国对台湾当局作出的一系列政治与军事承诺,也侧面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制造两岸的地缘政治冲突来削弱一个中国原则。日本紧邻台湾,加之其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非法殖民统治,对台湾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一直密切关注。在2025年3月“玉山论坛”上,日本对华强硬派议员古屋圭司抛出狂言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在剑拔弩张的台海局势上火上浇油。早在21世纪初,日本就试图通过修改“周边事态法”来染指台海事务,如今日本一些激进分子更是将台湾视为西太平洋地区权力争夺的关键地带,将台湾视为关系西南群岛安全的首要影响因素。其行为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蚕食和破坏。

  (四)民进党当局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曲解谬读

  民进党当局在2024年9月联合国大会辩论期间,再次谬议第2758号决议,认为“该决议只是将当时蒋介石政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今天的台湾政权已然与蒋介石政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外,民进党当局还声称该决议只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没有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决议中也幷未明确涉及台湾,因此该决议与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幷不冲突。⑨

  此种谬论实际上就是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一种刻意曲解。首先,民进党当局故意将台湾从联大第2758号决议中剥离开来,将现今的台湾政权与蒋介石政权相切割,其目的就在于为今后单独使用台湾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提供藉口。显然这样一套说辞是站不住脚的,若民进党当局认为现今的台湾政权与蒋介石政权没有关系,那又如何解释赖清德在2024年10月5日抛出的所谓的“祖国论”。既然民进党当局认为今天的台湾与蒋介石时期的“中华民国”不同,那为何赖清德要称“再过几天,中华民国就要过113岁生日”。显然,赖清德仍旧认为今天的台湾就是蒋介石政权的延续,因此,联大第2758号决议作出的将蒋介石代表的“中华民国”驱逐出联合国的决定亦对今天的台湾当局有效。其次,民进党当局试图竭力撇清与大陆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论等,就是为了今后利用新的身份申请加入联合国。实际上,赖清德当局既想与蒋介石政权的“中华民国”扯上关系,因为这是今天的台湾当局所谓的“正统地位”的“合法”来源,但又不想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中的“中华民国”沾上关系,因为如果二者有继承关系,那么民进党当局就不能以新的台湾的身份来申请加入联合国。总的来讲,赖清德当局目前对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回应和谬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一个中国原则认知差异背后的动机与逻辑

  在对待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上,国际社会一些“亲台”、“反华”势力往往出于多重因素和动机的考量,对一个中国原则做出最有利于自身价值和利益的理解与阐释;或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有意曲解一个中国原则;或对所谓的共同价值观的追求,扭曲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致使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中遭到人为解构,久而久之形成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定式错误思维。

  (一)一个中国原则被国际社会“亲台”势力视为重要的遏华工具

  国际社会对于一个中国的认知存在差异,幷非言语理解上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试图藉助差异化解读一个中国原则来和中国大陆进行博弈。对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来讲,一个中国原则幷非永久不变,在它们有需要的时候,一个中国原则完全可以作出不同层面的解读,已然将其视为可以和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与战略工具。在中欧经贸关系紧张时,欧盟不仅通过对华制裁的法案,同时还大炒特炒台湾问题,认为欧洲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取决于中国大陆如何看待当下的中欧经贸关系,将经济问题人为地附著于国家主权的政治问题之上,试图来增大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样,美国亦采取此种策略将台湾视为与中国大陆进行博弈的战略杠杆。美国涉台认知叙事的建构正在不断模糊和侵蚀一个中国原则的结构与边界形态,持续通过对台军售、增大过境台湾海峡的频次与停留时间、推动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等来不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美国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将台湾问题物质化、利益化,将台湾作为其与中国大陆进行对抗、博弈的“耗材”。⑩

  (二)藉分解一个中国原则之机来炒作所谓的共同价值观

  西方对于中国的打压不仅存在于战略层面,在根本的价值与制度层面,已然在不断加码,试图打造其所谓的全球民主联盟。台湾被其视为“亚洲民主堡垒”,是其对抗中国大陆的“第一线”。此种形势下,藉助台湾问题来迫使中国大陆“就范”,在中国大陆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问题上肆意操弄,将中外建交公报的基石——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博弈工具和筹码,其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就是要在制度和根本的价值取向上对中国大陆实施更进一步的打压,意图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纳入其制度轨道之中。

  欧盟对一个中国原则出现分裂性认知,某种程度上是其基于所谓先验的“欧洲规范性权力”(Normative Power Europe)的视角,将此一价值观强加于一个中国原则之上,由此导致了欧盟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认知分裂。欧盟基于其“规范权力欧洲”的共同价值来理解和认知一个中国原则,认为整个欧洲与中国大陆存在着价值观上的根本分歧,而台湾地区与欧洲的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将台湾地区视为和欧盟具有“规范性的、志同道合的行为体”。⑪基于此种逻辑,欧盟内部不断侵蚀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的边缘正在遭到蚕食。此外,由于欧盟存在着事实上的超国家子系统、国家子系统等多个不同的子系统,其内部的对台政策也存在着分裂性的立场。欧盟整体的一个中国原则立场认知幷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从国家子系统来看,诸如立陶宛、捷克等一些“亲台”的国家子系统在不断与台湾当局进行政治接触,这种接触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渐进式的侵蚀与磨损。⑫

  (三)藉炒作一个中国原则塑造国际话语权力

  国际社会中也有基于话语影响力的视角解读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认为对国际话语权力的获取和争夺不仅影响了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解读,同时也使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产生了差异,因为不同的解读意味着不同的身份和利益被重塑。⑬地缘政治风向的变化和西方国家对一个中国原则持续的污名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个中国原则形成和塑造的环境。尤其是美国和其主要盟友明里暗里地加大对台湾当局象征或实质的支持。国外学者谬称,一个中国的争议不在于认同本身,而在于两岸都能接受的政治条件,而两岸都因无法就可接受的政治条件达成妥协,导致了中国大陆对台湾当局持续实施安全威慑,而一个安全的台湾或将更愿意与中国大陆进行政治谈判,因此他们认为是中国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对台湾的生存构成了威胁。⑭这显然是一种逻辑上的诡辩。

  此外,国际社会还藉对一个中国进行刻意的模糊化解读、混淆视听,藉机制造“灰色地带”,认为未来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灰色地带”进行“灵活性”解释和运用,创设政治上的偶然性。⑮有学者认为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法或国际条约中没有依据,而它更像是一种非正式的政治规范。但与国际社会认知所根本不同的是,中国大陆之所以在“九二共识”中搁置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进一步释义,全然是为了照顾台湾同胞的感受,目的是使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不断深化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而幷非一些国外学者所言,是一种权宜之计。另外,一些观点通过对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独立”概念进行扭曲释义,将两岸紧张局势乃至东亚地区安全动荡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两岸对一个中国的不同认知与坚持,认为一个中国原则的争议是引发台海危局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台独”才是引发整个台海局势不稳定的根源,“台独”势力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肆意破坏和扭曲解读,不仅损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性架构,更为危险的是,“台独”试图通过解构一个中国原则来寻求“独立”的想法严重违反了《反分裂国家法》,也严重违背了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原则精神。

  结语

  联大第2758号决议已从政治、法理等多个层面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是国际社会关于台湾地位问题最权威、最真实的法律释义。国际社会那些试图通过曲解、抹黑、模糊、侵蚀甚至解构一个中国原则内涵的话语行为,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真实内涵,而是试图藉台湾问题来试探中国大陆的底线与红线,以最大限度地在战略对话上争取最大程度的战略主动。未来国际社会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与实践,还需通过各方的进一步相互接触,消除认知上的差异,在台海问题上保持必要的克制与相当程度的耐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法治体系与法治话语研究(22JJD82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欧洲干涉台湾问题的“联盟化”逻辑及应对机制研究(24YJCGAT001)、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21YBM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黄嘉树:《“一个中国”内涵与两岸关系》,《台湾研究》,2001年第4期,第3页。

  ②苏格:《美国对华政策和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③陶迎:《从国际法看一个中国——兼批“台独”谬论》,《理论月刊》,2000年第7期,第24页。

  ④刘佳雁:《两岸政治关系中“一个中国”问题之省思》,《台湾研究》,1998年第4期,第28页。

  ⑤陈孔立:《台湾<去中国化>的文化动向》,《海峡评论》,2001年8月号。

  ⑥Michael R.Pompeo,"Lifting Self-imposed Restrictions on the U.S.-Taiwan Relationship",Jan 9,2021,U.S.Embassy &Consulates in China,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lifting-self-imposed-restrictions-on-the-u-s-taiwan-relationship/.

  ⑦"JOINT MOTION FOR A RESOLUTION on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UN resolution 2758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continuous military provocations around Taiwan",Oct 23,2024,European Parliament,Joint motion for a resolution -RC-B10-0134/2024,https://www.europarl.europa.eu/doceo/document/RC-10-2024-0134_EN.html.

  ⑧Anaswara Joy,"China,Taiwan and the One China Principle,"Electronic Journal of Social and Strategic Studies,Vol.4,No.1,2023,pp.40-63.

  ⑨台湾涉外部门:“政府推动2024年参与联合国案,以驳斥联大第2758号决议遭扭曲及误用为主要诉求”,2024年9月3日,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ms=73&s=117985。

  ⑩刘国奋:《美国对华棋局中的台湾问题之探讨》,第七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论文集,2024年10月,第426页。

  ⑪Brigitte Dekker,"Why the E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aiwan",Jan 9,2020,Clingendael Alert,https://www.clingendael.org/sites/default/files/2020-01/Alert_Why_the_EU_should_pay_more_attention_to_Taiwan_January_2020.pdf.

  ⑫Scott AW Brown,"Fraying at the Edges: A Subsystems/Normative Power Analysis of the EU's One China Policy/Policies,"The China Quarterly,Vol.252,2022,pp.1018-1019.

  ⑬Dean P.Chen,"Construct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Interpretations of 'One China'and Beijing's Taiwan Strait Policy,"Asian Security,Vol.10,No.1,2014,pp.22-46.

  ⑭Dalton Lin,"'One China'and the Cross-Taiwan Strait Commitment Problem,"The China Quarterly,Vol.252,2022,p.1097.

  ⑮Adam P.Liff,Dalton Lin,"The 'One China'Framework at 50 (1972–2022): The Myth of 'Consensus'and Its Evolving Policy Significance,"The China Quarterly,Vol.252,2022,pp.980-997.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5年4月号,总第328期,P83-88)   中评社╱题: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与解构——基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考察 作者:宫高杰(成都),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师资博士后;孙云(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摘要】联大第2758号决议本是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法理依据,但近来却成为民进党当局和国际社会一些“亲台”势力用以论证“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依据。当前台湾当局妄图非议联大第2758号决议,企图否定该决议,试图推翻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地位。国际社会一些“亲台”势力亦冷饭热炒,试图对该决议的内容进行扭曲释义,以藉机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解构一个中国原则的框架。本文拟对国际社会不同行为体的一个中国原则进行立场识别,研判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与发生逻辑,为今后进一步采取因应措施提供参考思路。

  一、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一个中国原则

  1971年,第2758号决议在第26届联大会议上表决幷通过,其核心内容便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此一决议从法律上、政治上和程序上都明确和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就“恢复”一词来讲,其本身具有多层政治与国际法意涵。

  一是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权利,强调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中国原本就作为创始会员国存在。如今是恢复其合法席位,不是新增一个会员国,更不是简单地替代蒋介石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作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享有一切国际合法权利,也即说国际社会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代表中国行使主权。①二是提供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法理依据,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意涵。早在二战结束时,由《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共同构成的国际条约就已经从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场合“明确无误的确认或承认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②加之“中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保持了其同一性和延续性”,因此后续问题仅涉及由谁代表中国来行使对台湾的主权权利。而新中国政府对蒋介石政府的权力继承属于政府继承,“原国际法主体继续存在,只是权利义务从旧政府转移到了新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继承中华民国的领土与主权等一切权利”。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权利归属关系也自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而在联大会议表决前,蒋介石政权就已经被驱逐出联合国,在程序上已经终止了其所谓的“中国国际代表权”,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中国”说。总的来看,整个联大第2758号决议都是围绕着如何认识一个中国原则来展开的。

  二、国际社会和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裂变

  通过近期国际社会以及民进党当局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案的“冷饭热炒”,可以看出目前国际社会正通过功能切割、认知分裂以及结构蚕食等行径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解构。

  (一)将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功能切割

  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刻意将中国一词进行非政治化和抽象化处理,④试图通过多重视角的解读将一个中国的概念模糊化,将所谓的“政治中国”和“经济中国”以及“文化中国”等进行切割和区隔,有意制造功能上的“两个中国”或“多个中国”。

  一方面,在所谓的政治中国上,无论是台湾当局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刻意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进行政治区隔。尤其是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公然制造所谓的“两国论”、“一边一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性言论。自李登辉上台后,所谓的“两国论”之谬论就不绝于耳。陈水扁执政后,更是公然制造分裂,推动台湾社会全民“公投”,推行“法理台独”,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框架。蔡英文执政后以及当下赖清德执政以来,进一步对一个中国原则实施政治分裂。蔡英文和赖清德的就职演说都强调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如今赖清德又抛出了所谓“祖国论”的“新两国论”,其本质上都在试图从政治与主权视角对两岸进行切割,制造两岸对立,割裂两岸政治联系。美国则试图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内部切割,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美国却不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的主张。力图将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进行切割,试图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施展伎俩。2024年9月18日,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出席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时首度公开称“中国以联大第2758号决议为工具损害台湾地位”。随后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以及七国集团、“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等国际组织纷纷应援,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有关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质疑,指责中国大陆对该决议进行所谓的“曲解”,试图悄然解构一个中国的政治框架。

  另一方面,在所谓的“经济中国”和“文化中国”等层面,由于两岸经贸联系紧密、文化上同宗同源,本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炒作所谓的两岸文化异质性,认为大陆的文化是传统的农耕文化,而台湾世居海上,有着强烈的海洋文化特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上,一些“台独”理论制造者认为台湾文化是多元的,“它糅合了荷兰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汉文化、西洋文化”等,而“中华文化只不过是台湾众多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而已”。⑤此外,在所谓的“经济中国”维度上,一些人炒作两岸经济“迥异论”,认为大陆的经济是行政部门控制下的“不自由”、“不民主”的经济,而台湾的经济是完全遵从了市场经济规律的自由市场经济,试图从此一角度刻意区隔两岸经济的差异性,凸显台湾地区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优越性。但无论做何种形式的切割,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大陆而存在,更遑论所谓的两岸“经济脱钩”。实际上,将一个中国刻意区分为所谓的“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等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在话语和概念上的分裂,而分别在三者内部谬论所谓的差异性,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再次解构和切割。

  (二)从立场与实践的分裂来解构一个中国原则

  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认知存在着立场与实践上的分裂,一方面在外交上口头承认和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而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却屡屡与台湾当局强化“非官方”、“准官方”联系。对美国、欧洲等所谓的民主国家而言,与台湾当局的“实质性”接触幷维系密切的关系比口头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更加重要。

  一个中国原则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出现了认知与实践故意脱节的现象。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尽管明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是暗地里却干着分裂中国的行径。美国时常违反中美建交的三个公报原则精神,向台湾出售武器,以“非正式”、“非官方”的声援和官员窜访等形式来搞所谓的“曲线救台”,衬托台湾的“国际地位”。202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迈克尔·蓬佩奥(Michael R.Pompeo)宣布解除美台关系中对美国“自我施加限制”,试图以此解除美国官方与台湾当局的关系束缚。蓬佩奥认为美国政府与世界各地的非官方伙伴保持联系,台湾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美台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受到永久性官僚机构自我强加的限制的束缚”。⑥欧盟亦是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性认知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内部“亲台”组织势力对一个中国原则故意采取官方表态与实践过程上的分裂。2024年10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所谓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错误解读及其在台湾周边持续的军事挑衅提出联合动议”,决议案称“反对中国大陆对联大2758号进行过度解释”,幷要求联合国对第2758号决议不持立场。⑦其试图通过所谓的官方表态,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决议案表决行为来不断分裂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解构。

  (三)从现实过程和地缘政治蚕食一个中国原则

  西方学者对于一个中国存在着意涵上的分裂性认知。将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与美、日等定义的一个中国政策差异化理解,将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关于台湾问题的地位界定和一个中国的框架视为一项国际政治的非正式制度。而冷战时期各方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模糊认知为各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留下了灵活空间,但现今这种灵活性在逐渐被打破,模糊性逐渐被清晰。⑧此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幷未实际统治和管理过台湾地区,因此从这一视角来看,他们认为大陆的一个中国难以将台湾涵盖其中。而台湾当局和台湾地区一些学者认为,自1991年国民党当局放弃“国统纲领”以来,台湾实际上也就放弃了与大陆争夺一个中国的国际代表权问题。他们认为,从国民党当局放弃“国统纲领”开始,台湾也就放弃了“夺回”大陆的意图,而这也恰好消除了两岸的不可分割性,两岸也就不存在中国国际代表权的争议,因为两岸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试图从法理上来制造“两国论”。

  一些学者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分析,将台湾及周边海域视为东亚地缘政治冲突的漩涡,认为台湾的地理位置阻挡了中国大陆进入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最优路径,因此大陆才不惜一切地要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和其盟国近年来不断在双边或多边声明中炒作台湾议题,强调所谓的“台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关乎其切身利益”。而美国对台湾当局作出的一系列政治与军事承诺,也侧面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制造两岸的地缘政治冲突来削弱一个中国原则。日本紧邻台湾,加之其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非法殖民统治,对台湾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一直密切关注。在2025年3月“玉山论坛”上,日本对华强硬派议员古屋圭司抛出狂言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在剑拔弩张的台海局势上火上浇油。早在21世纪初,日本就试图通过修改“周边事态法”来染指台海事务,如今日本一些激进分子更是将台湾视为西太平洋地区权力争夺的关键地带,将台湾视为关系西南群岛安全的首要影响因素。其行为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蚕食和破坏。

  (四)民进党当局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曲解谬读

  民进党当局在2024年9月联合国大会辩论期间,再次谬议第2758号决议,认为“该决议只是将当时蒋介石政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今天的台湾政权已然与蒋介石政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外,民进党当局还声称该决议只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没有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决议中也幷未明确涉及台湾,因此该决议与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幷不冲突。⑨

  此种谬论实际上就是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一种刻意曲解。首先,民进党当局故意将台湾从联大第2758号决议中剥离开来,将现今的台湾政权与蒋介石政权相切割,其目的就在于为今后单独使用台湾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提供藉口。显然这样一套说辞是站不住脚的,若民进党当局认为现今的台湾政权与蒋介石政权没有关系,那又如何解释赖清德在2024年10月5日抛出的所谓的“祖国论”。既然民进党当局认为今天的台湾与蒋介石时期的“中华民国”不同,那为何赖清德要称“再过几天,中华民国就要过113岁生日”。显然,赖清德仍旧认为今天的台湾就是蒋介石政权的延续,因此,联大第2758号决议作出的将蒋介石代表的“中华民国”驱逐出联合国的决定亦对今天的台湾当局有效。其次,民进党当局试图竭力撇清与大陆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论等,就是为了今后利用新的身份申请加入联合国。实际上,赖清德当局既想与蒋介石政权的“中华民国”扯上关系,因为这是今天的台湾当局所谓的“正统地位”的“合法”来源,但又不想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中的“中华民国”沾上关系,因为如果二者有继承关系,那么民进党当局就不能以新的台湾的身份来申请加入联合国。总的来讲,赖清德当局目前对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回应和谬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