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运盛会贡献青春力量
测试赛不仅考验场馆的硬件设施,也考验著作为“软件”的场馆支持人员。测试赛志愿服务工作对照冬奥会的流程和标准有序进行,志愿者表现亮眼,一直为此忙碌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丁莉婷倍感欣慰。
丁莉婷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首都体育馆场馆(群)通用志愿者来源主责高校,牵头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场馆(群)通用志愿者来源及储备工作。自去年12月以来,丁莉婷就进入了“冬奥时间”:“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团队建设、激励保障、宣传等都是我的工作,首都体育馆志愿者人数较多,耐心和细心必不可少。”
22岁的志愿者何亚琳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今年4月就参加了测试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测试赛中,何亚琳要为全体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从打卡提醒到防疫提示,从激励物资到生活关怀,从志愿者之家建设到志愿者心声传递……她的工作细碎、繁复,服务冬奥测试赛期间,工作时间跨度大、强度高,但何亚琳说:“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容,觉得再多的努力都值得。”
“志愿者工作占据了学生们一定的时间,不少人面临着课业压力。”丁莉婷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为每名志愿者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方案,积极解决志愿者学业问题以及低温环境、交通不便等因素带来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全身心投入冬奥志愿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