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明:基层帮扶工作需用心去做

  中评社北京10月30日电/据大公报评论,香港贫富悬殊和房屋等问题愈演愈烈,社会深层次矛盾根深蒂固。笔者认为,唯有亲身看见基层的生活条件,才能知道他们对于各项需求的迫切性,才能把帮扶基层的工作落到实处。

  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笔者早前响应义工活动,入户探访将军澳基层家庭。其中一个家庭是公屋挤迫户,细小的单位内一共住了7人,11岁大儿子、10岁女儿、5岁小儿子和父母5人同睡一张床,生活空间严重不足。孩子的母亲表示,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转换大一点的单位,唯一直未有回音。从以上个案可见,香港不单是公屋轮候时间长,公屋编配标准亦欠缺灵活性,房屋长期政策的目标达不到,过渡性房屋又只是权宜之计。政府觅地建屋若不肯大刀阔斧,房屋问题只会不断恶化。

  然而,懂得发现问题,也要勇于解决问题。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看见”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跟进工作和提供实质性的协助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因此,笔者除了推动基层帮扶探访活动,还同时开展“基层50问”计划。计划将探访基层时最多人提出的问题转达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确保问题得到跟进和改善。

  解决民生问题是一条漫漫长路,但只要有心做,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向社会发出更强烈的号召,才能唤起各界对基层人士和弱势社群的关注,去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跟进他们的个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他们发声,集全城力量将积极正能量散发出去。香港的未来,离不开基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