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选举呈现良性竞争 良政善治可期
民建联、工联会昨日分别公布派出18人和9人团队参选新一届立法会。候选人的政纲集中在解决房屋、教育、医疗、扶贫和养老等市民关切的民生议题。
落实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确立了「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由乱及治,但社会上有人声称,以后选举只是「清一色」,「没有竞争」,不是真正的民主选举。这种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建联、工联会昨日分别公布派出18人和9人团队参选,其中民建联超过一半是新面孔,接下来还有不同政治光谱的建设力量参选,足以反映选举竞争激烈;昨日参选人公布的候选人政纲集中在解决房屋、教育、医疗、扶贫和养老等市民关切的民生议题,显示新一届立法会选举聚焦解决深层次矛盾,体现民主要发展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初心。
以往立法会选举,揽炒派不尊重规则,以攻击抹黑建设力量抬高自己、骗取选票,把选举变成泥浆摔跤、政治闹剧,令社会严重对立撕裂。在新选举制度下,建设力量候选人可以把全部精力用于比拚政纲,思考如何监督政府、服务市民,为香港发展经济民生建言献策,这才是令人期待的优质民主选举。
事实证明,新选举制度下的立法会选举受欢迎、得民心。香港紫荆研究院昨日公布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市民相信有志人士可公平参与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在问及对立法会选举的期待时,逾83%受访者表示希望选举能够落实好「爱国者治港」原则,逾75%表示希望候选人有充分竞争,逾71%表示希望选民广泛参与、积极投票。香港选举制度重回正轨,候选人和选民良性互动,更能选出真正代表民意、为民发声的立法会议员。
在「爱国者治港」的新时代,立法会选举呈现新气象,市民对作为管治者重要成员的立法会议员要求更高,希望立法会候选人既要爱国爱港,更要有能力为民办实事。各界有志参选之士,应以香港整体利益和民意为依归,提出更贴近民意、具建设性的政纲,以优秀真实的表现,展示才能抱负,争取选民支持;选委和选民亦要以全国政协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