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华商黄伟文:我在广交会赚到第一桶金

  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电/据中国侨网消息,10月14日下午,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同一时刻,远在巴拿马的广东籍华商黄伟文在朋友圈写道:“九十年代,我在广交会赚到了第一桶金。广交世界,互利天下。”配图是一张老建筑的黑白照片,这正是黄伟文最熟悉的流花路展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7号的广交会旧址。

  “无论走得多远,祖国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谈起与广交会的情缘,黄伟文由衷感慨。以下是他的自述。

  “给予我全新的起点和机遇”

  我的家乡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个体经济发展很快,不少个体户还远赴海外创业,刮起一股“出国潮”。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1989年,我拿着做个体户时攒下的钱,离开老家清远来到巴拿马创业,那年我25岁。在唐人街打工时,我注意到许多店铺出售的商品几乎都来自中国,很受当地民众欢迎。于是,我瞄准了外贸这一行。

  哪里的货源齐全又可靠?“去广交会看看!”这个念头马上冒了出来。

  1993年的春天,我回到家乡,在流花路展馆参加了当年的春季广交会。虽然是第一次参会,但我对广交会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曾在广交会里做过兼职。那时,流花路来来往往的外国商人和港澳商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在我家乡还有这样一场贸易盛会,它历经变迁,从未中断,被誉为“中国第一展”。

  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我也有机会参与广交会。

  在那次广交会上,我重点考察了鞋子、文具、日用品等,这些都是在巴拿马本地市场卖得俏的品类。这场春天里的广交会,也让我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我和几家国内供货商顺利签订了合作协议。两个月后,一批样品跨海越洋,从中国寄至巴拿马。我把货品以批发方式卖给当地超市,获得了喜人的利润。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一批拖鞋卖得尤其好,一上架就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