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区”以新思维促新发展
香港中华总商会早前向特区政府提交施政报告意见,提出香港应规划“南金融、北创科”的“双核心都会区”发展布局,全方位配合大湾区发展。新界北部与深圳只是一河之隔,亦有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重点粤港合作平台。未来通过铁路、规划和制度安排打通新界北一带的内部交通联系,以及新界北与深圳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为港深跨境合作做好积极部署,是香港参与国内大循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方向。
本港需要大力发展创科产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北部都会区”聚焦创科发展,正好是对接深圳创科发展的重要桥头堡,既切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亦符合中央对香港的期望。我们期望“北部都会区”能在创科发展方面与深圳互补优势,例如借助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实力,以及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区等大型基建设施,将新界北地区打造为香港的“小硅谷”,直接引入国际级大型企业,与香港高等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全球创科资源和海内外顶尖科技人才集聚。
特区政府亦应与内地商讨放宽港深两地人员在出入落马洲河套“一区两园”的限制,便利科技研发人才自由流动,促进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发挥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最大优势。
在发展“北部都会区”的基础之上,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加快造地建屋,进一步释放港九市区及新界北部大量土地,展现出当局破解土地房屋难题的决心和承担。然而,土地房屋本属两个政策范畴。增加土地供应固然是解决本地住屋问题的核心,但土地规划的目标不仅只是用作建屋用途,也要包括对本地工商业、创科、交通基建、公共设施、休憩用地的全盘规划。我们欣见施政报告增拨土地作为创科用途,包括新田科技城、马料水填海造地,以及流浮山为本地大学预留作科研用途的土地等,将为本地创科发展打下强心针。“北部都会区”更进一步回应香港缺乏宏观和长远土地规划的问题,相信能为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提供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