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多无牙母象 科学家:内战盗猎致演化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象牙是大象的重要特征,可以搬动沉重树干、铲倒树木、剥树皮、打斗、掘土找水源和矿物质。然而,非洲莫桑比克的无牙母象愈来愈多。科学家称,原因是人类在内战期间残忍盗猎而产生演化反应。

  星岛日报报道,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愈来愈多母象天生就没有象牙。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莫桑比克十五年内战期间,人类为了象牙残害大象而产生的演化反应。美国爱达荷大学野生生物学副教授朗恩表示,从田野调查和分析旧影像发现,无牙母象的数目在一九七二年至二○○○年期间增长超过三倍,其间莫桑比克的象群数目从约二千头大幅下降至二百五十头。

  朗恩表示,内战期间,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基本上是冲突核心,“因此这区有很多士兵和相关动机……去杀害大象,贩卖象牙以购买武器和弹药。盗猎程度很高。”

  根据本月二十一日发布于《科学》期刊的研究,科学家现在进一步了解出现无牙基因,以及为何只发生在母象身上的原因。分析显示,在那二十八年期间,无牙母象的生存机率是有牙母象的五倍,因此这种现象不太可能是偶然发生。

  即使不受盗猎影响,大象会出现天生无牙的状况,但仅限于母象,且数目通常很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戈龙戈萨国家公园仅有百分之十八点五的母象没有象牙,三十年后,却大幅增长至百分之五十一。研究作者朗恩说,事实上,演化发生这么快速颇为罕见,也是选择的直接作用。换句话说,演化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无牙母象在战争中的生存机率大得多,因此有更大机会把这种基因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