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罗祥喜析论坛
这些年来,有关两岸思想观念的交流、两岸关系深层次问题的思辨、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形式很多,各种两岸关系研讨会或论坛多不胜数,但最具代表性并有深刻影响的,莫过于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中国评论一直通过这个论坛,深入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通过这个论坛寻找共识、凝聚共识,参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理论的建构与创新,推动两岸专家学者开展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的讨论。
中国评论思想者论坛,是思想汇聚、沟通、传播的平台,是中国评论的重要品牌,是贯穿整个中国评论发展的一条主线:从《中国评论》月刊到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思想者论坛从未中断过。全文刊发思想者论坛整理稿的《中国评论》月刊,“思想者论坛”是历史最悠久、最固定的一个栏目,每月至少举办一场,24年来从未中断过。
从1998年到2021年24年,中国评论共举办了377场思想者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达2632人次。其中在台湾举办了163场,我参与或组织了154场;出席过中评思想者论坛的台湾专家学者达1124人次。
主持过中国评论思想者论坛的专家学者有116人(主持人),其中,大陆主持人27位,主持最多的是郭震远,主持了59场(也是所有主持人中主持最多的一位),王键10场,李义虎4场,黄伟宗3场,章念驰2场,其余的各1场;台湾主持人54位,主持最多的是黄辉珍、张亚中,各主持过19场,赵春山、张五岳各主持过11场,张京育10场,王菎义、林富男各8场,许信良、张麟征、苏嘉宏各6场,萧万长、郭正亮各4场,黄肇松、黄光国、童振源各3场,宁攸武、高育仁、汤绍成、朱云鹏各2场,其他还有36位专家主持过1场,包括胡佛、王业立、李允杰、赵建民、邱进益、薛琦、翁明贤、许历农、彭锦鹏、南方朔、焦仁和、丁仁方、刘复国、罗致政、洪奇昌、陈德升、陈一新、邱荣举、姜新立、余艇、郑安国、谢大宁、刘以善、庄庆达、邱毅、李宗儒、傅昆成、林建甫、曹兴诚、吴永乾、汪诞平、吴连赏、纪欣、巨克毅、孙明贤等(排名不分先后);香港主持人41位,主持最多的是黄枝连,主持了40场,郭伟峰18场,郭至君8场,罗祥喜7场,刘乃强6场,饶美蛟4场,周建闽、王平各3场,王春新2场。其他地区的主持人,澳门、韩国各有3位,加拿大2位,美国1位。
应邀出席思想者论坛的专家学者,基本上都是当时各相关领域最具权威性、代表性、发言权的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包括顶尖的学者、大学校长、政党领袖、政府官员、民意代表、军事将领等。而举办过中评思想者论坛的地方,除了两岸许多城市及港澳地区,还在美国、加拿大、韩国、印度,联合国等地举行。
24年里,在中国评论举办的377场思想者论坛中,有170场直接涉及两岸关系,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达一千多人次。可以说,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已经成为连结两岸智库和政治精英的思想沟通平台,是两岸及海外智库和政治精英、两岸决策阶层非常重视的一个平台;论坛上专家的看法或讨论形成的共识,已经成为所有关心、关注两岸关系、台湾问题的知识精英瞭解相关问题、掌握时政脉博的重要参考,并且得到两岸甚至海外相关智库学者和政府机构的重视。
比如说,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民进党新潮流大老、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有一次参加中国评论思想者论坛时有感而发地说,每次参加中评社的论坛,心里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台湾这么多重要的蓝绿专家学者的想法,都是透过中评社这样一个媒体平台在作讨论?为什么台湾这么多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么多重要的政策参与者,就不能用其它平台来谈呢?
2008年中评社举办的一场名为“两岸如何共同应对当前金融风暴”论坛上,主持人、时任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的薛琦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说,“对两岸最具体的建议,就是多轨沟通,学术、媒体都可成为平台。今天讨论到的一些问题,以前在一些场合也听过或讲过,但就是没有人把它好好地整理出来。而中评社和《中国评论》月刊可以成为一个平台,定期举办,然后传播出去,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黄光国说:“今天大家把这些意见提出来,希望大陆的知识菁英,也可以参加讨论,并作出回应。这个沟通平台确实非常好,如果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发声管道,不知道彼此的想法,便很容易发生误解。现在大家通过这个平台,很坦诚地把各种问题提出来,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真心话,对解决两岸问题,一定大有帮助。希望《中国评论》未来在这方面继续扮演沟通平台的角色,并且邀请更多的大陆学者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黄光国主持的另一场探讨“马英九担任党主席对国民党未来发展的影响”的论坛上也说,“大家刚才进行了非常坦诚和深入的分析。今天在场的,除了邱委员(邱毅)之外,我们都不是政治人物,都是学者,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议题,非常有意义。尤其谈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我认为《中国评论》可以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不纯然是政治人物对话的平台,而且是学者间沟通思想的平台。我的意思是说,《中国评论》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湾的未来,大家交换彼此的看法。”
在2010年底中评社举办的“两岸如何建立军事互信”论坛上,主持人、台湾退役陆军中将宁攸武也高度肯定中评社提供这个平台,并在论坛结束前说,“我们今天办这个论坛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应该继续扩大办下去。我也深信,两岸领导人绝对有智慧解决两岸的问题,两岸的政府在目前的状况下应该尽量放宽给学者专家探讨这个问题的空间;期望两岸的领导人能够正视学者专家的意见,并将学者专家的意见作为拟定决策的参考。”
中国评论通讯社和中国评论月刊、中评智库基金会的思想者论坛之所以能够持续得到两岸四地及海外读者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主要是论坛的与会者都是相关领域真正的专家学者,所探讨的问题,对所有关心、关注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专家学者、政党智库、政府部门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台湾,让不同背景、不同政治立场的专家学者坐在一起,认真、理性地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中国评论》月刊这个思想沟通平台,一开始就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肯定。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理论创新
24年来,无论是《中国评论》月刊,还是中国评论通讯社或中评智库基金会,都非常重视透过思想者论坛这个平台,邀请两岸的专家学者讨论、总结两岸关系发展的理论创新问题。中国评论至少在两个方面作出过积极重要的贡献:一是支持以汪道涵的“共同缔造论”来思考两岸如何处理统一过程中的一个中国问题;二是在从和平统一政策论述中找出统一前的和平发展阶段论述,肯定并主张两岸统一前应有一个和平发展阶段,曾就相关主题举办过多场思想者论坛。也就是说,这两个两岸关系发展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中国评论是积极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是一个汇聚两岸专家学者交流、讨论相关论述的重要平台。
组织两岸专家讨论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
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从2016年7月开始推动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的讨论和研究,除特约了50多位两岸重量级专家学者为《中国评论》月刊撰写稿件、深入研究分析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外,还在北京、上海、台北、高雄、澳门等地举办了12场思想者论坛,与会专家达一百多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过程中,台湾举办了四场讨论习近平对台重要论述的思想者论坛,参与的专家学者,既有蓝的,也有绿的,共有20多人。这种讨论和交流,成为两岸观点、观念和思想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也发现,除了大陆的专家学者非常重视习近平对台重要论述的研究之外,台湾的智库学者和政治人物也相当重视习近平涉台讲话的思想内涵和影响。蓝营专家学者认为,习近平的对台思想,理论上有传承有创新,实践上有目标有方法,有可操作性:民族复兴是目标,九二共识是基础,心灵契合是愿望,和平发展是途径,认为习近平强调同胞情与同理心,台湾问题要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解决,并且要心灵契合的融合,认为“共同”两字贯穿习近平对台论述的精神,“共同”的概念是习近平谈两岸问题时非常核心的一个关键词。
2017年10月28日,中评社和中评智库基金会在台北举办了一场绿营专家学者谈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两岸关系展望的思想者论坛,主要从中共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涉台论述来观察和分析习近平涉台讲话的思想内涵和影响。论坛由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主持。许信良认为,在高度肯定习近平的气度、智慧和重大影响的同时,也肯定中评智库推动有关习近平对台思想的研讨。
与民进党政治精英进行沟通的重要平台
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也是与台湾民进党及绿营人士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在参与过思想者论坛的1124人次的台湾专家学者中,有294人次是台湾绿营或民进党的专家学者。从2008年开始,中国评论还在台湾曾专门举办了25场全由绿营专家学者出席的、以讨论民进党议题的思想者论坛,出席论坛的绿营专家学者达144人次。论坛的主题包括:民进党面临的挑战与方向(2008)、民进党的发展路向与大陆政策(2009)、民进党与大陆对话的前景与挑战(2010)、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弹性空间有多大(2010)、民进党可能走向不独的方向吗(2010)、蔡英文两岸政策的选择与挑战(2011)、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方向(2012)、两岸关系走势与民进党的大陆政策(2014)、民进党执政能维持两岸现状吗(2016)等等。可以说,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既是绿营或民进党精英参与两岸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大陆专家学者瞭解台湾绿营专家学者和民进党政治思维的重要平台。两岸的专家学者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直接沟通对话,但两岸专家学者在中国评论思想者论坛发表的所有分析和评论,通过《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的完整呈现以及被广泛转发或引用,起到了思想交流、增进相互瞭解的重要作用。
讨论国民党问题与挑战的平台
讨论中国国民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国民党的两岸论述与路线的变化、国民党影响力的变化与原因、国民党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角色的变化、国共关系的变化与挑战等等,都是中国评论的思想者论坛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据统计,在中国评论101场讨论台湾政治经济议题的思想者论坛中,专门讨论国民党的论坛有29场,几乎涉及中国国民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与南台湾进行沟通的重要平台
中国评论先后举办了13场南台湾主题的思想者论坛,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有85人次,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从宏观层面深入讨论南台湾政治生态、经济发展、人文特色及两岸关系最为重要的平台。重要的主题包括:台湾区域发展中的南北平衡问题、大台南市的发展前景与挑战、南台湾地方政治生态的变化与影响、南台湾观光产业发展与两岸关系、从南台湾看两岸文化交流、从南台湾看两岸关系发展、南台湾的文化艺术发展与两岸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