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发布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综合数据集
赵林介绍,多年冻土是指埋藏在地表下特定深度、长期保持冻结状态的岩土层。位于该土层之上、夏季被融化而冬季又被冻结的土层被称为活动层。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多年冻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交通极不便利,数据获取难度大,导致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地球科学类数据最匮乏地区之一,而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的多年冻土区系统数据更加稀缺。
赵林团队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调查和观测研究,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自2015年以来,研究团队先后发布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温度等数据。此次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完善了数据集。数据集不仅包括多年冻土温度、厚度、土壤有机碳等定位观测数据,还包括相关气象观测数据。
研究团队的数据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了显着退化,表现为地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大、多年冻土层厚度变薄、长期被埋藏的地下冰缓慢融化。自2002年以来,10米至20米深度的冻土层地温以每10年0.02℃至0.78℃的速度升高。观测到的活动层最大增厚速度为每年3.9厘米,最小增厚速度为每年0.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