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港青称买楼后才拉埋天窗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本港楼价高企,青年置业压力大,间接影响结婚及生育问题。有团体昨日公布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近六成及逾七成受访青年认同买楼是决定结婚及决定生育的先决条件,但有逾半受访者认为以目前的经济能力,要在香港置业是一种“妄想”,更有受访者认为是“幻想”。另有近四成受访者表示,因置业考虑而推迟结婚打算。团体建议特区政府关注青年住屋诉求,并检讨资助房屋政策,提高有子女家庭、多次未能拣选单位的白表申请者的选楼优次,让居屋计划更贴合青年家庭的需求;同时可通过增加中产公屋、青年宿舍等供应量向青年提供更多选择。

  团体“关注青年住屋联席”及“九十后房屋关注组”于上月2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及街头访问方式成功访问733名年龄介乎18岁至45岁的青年。昨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9.3%受访者认同买楼是决定结婚的先决条件,另有70.7%受访者认同买楼是决定与伴侣生育的先决条件。同时,38.1%受访者坦言因考虑置业而有推迟结婚的打算。

  被问到将来结婚后决定住屋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多达91.3%受访者会考虑楼价或租金,其次是单位面积(71.9%)及工作地点(61.4%)。

  20.8%人称买楼如“幻想”难成真

  调查亦显示,51.6%受访者形容以目前的经济能力,要在香港买楼是一种“妄想”(谂都唔好谂)、20.8%受访者更认为是“幻想”(唔会实现)。若以10分为最有希望、0分为绝望来评价最终能成功买楼的机会,有34.3%受访者给予“绝望”的0分,评5分以上的受访者只有不足20%。在此置业环境下,近40%受访者认同若政府提供更多鼓励置业的措施,能鼓励青年结婚及生育。

  团体建议特区政府进一步增加资助房屋的供应,除了加快单位的兴建速度外,也应检讨选楼安排,例如提高有子女家庭、多次未能拣选单位的白表申请者的选楼优次,让居屋计划更贴合青年家庭的需求;同时,也应研究藉助私人市场的供应,例如试行“白表人士购买私人楼宇”资助计划缓解供应房屋供不应求、僧多粥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