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拜登主义将给未来中美关系带来什么?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电(评论员 郭至君)距离候任总统拜登入主白宫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面对这位老骥伏枥、逆风翻盘的政治老手,全世界都在观察着他上台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以试图摸清他个人的外交风格,进而能与美国新政府继续打交道。拜登自1970年踏入政界至今已有五十年,也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担任了长达八年的美国副总统,现在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当选总统,他在超级大国风云变幻的政坛中能够一步一步走向高位,其政治风格和外交哲学值得我们思考。事实上,早在四年前,美国《大西洋月刊》就曾刊登过一篇分析文章,提到了“拜登主义”。

  文章中提到,从拜登的各种对外决策长期总结来看,拜登主义具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不要动用武力,除非这样做是举足轻重的和可持续的。二、加强和巩固联盟——与其他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创建共同项目上的共同事业,美国无法独自完成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三、要明白分寸,要考虑针对威胁采取成比例的对策——恐怖主义虽然不是存在威胁,但核交火却是。四、各种关系与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方面——与盟友和敌人的关系——是外交政策成功执行的关键部分。

  我们再看目前拜登团队发出的战略概要,其中清楚地强调了实施竞争的四个支柱——与盟友和伙伴更多合作、加强多边主义、推广民主、美国国内重建再投资。可见,拜登从政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政治价值观,相信这样的“拜登主义”会在其入主白宫之后渐渐显现。那么,聚焦到拜登新政府的对华战略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拜登挑选的国安顾问沙利文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一种对抗、竞争和合作的对华战略混合体。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清楚,绝不能将拜登新政府简单地与特朗普政府相比较,说它的对华政策和对华态度“更好”或“更不好”。

  我们发现,拜登内阁团队中的构成可谓是建制派的大回归,其中将发挥核心作用的布林肯与沙利文均更关注美国的盟友体系,并视其为未来四年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因此,中国在其眼中会更偏向于“战略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全面对抗的敌人”。我们建议,如果拜登新政府想将中美关系从低谷拉回,在竞合的层面上正向发展两国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搞好全美团结,要从内部问题解决好,而不是树立外部敌人转移矛盾。中国古话里有一句——“攘外必先安内”,众所周知,经过四年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内部问题极多,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凸显,种族矛盾激化,两党斗争白热化,外交单边主义兴盛……特朗普虽连任失败不代表“特朗普主义”会完全消失,可以说,拜登上台后马上面临的就是如何处理“特朗普遗产”的严峻问题。特朗普政府过去几年的言论和做法给美国外交和美国的国际形象带来显着的冲击,而拜登内阁团队已经表明上台后就要力争扭转这种态势,重塑美国民主灯塔的形象。既如此,我们呼吁,拜登新政府应该摒弃特朗普执政时期树立外部“敌人”,不停“甩锅”以转移美国国内视线的做法,认清其国内问题,不要破坏外交和国际关系来为美国本身的问题买单。

  第二,与中国要有互动但不能成为反华势力的主心骨,不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特朗普政府里面不仅存在众多对华鹰派政客,而且以蓬佩奥为首的几个核心成员可谓是反华势力的主心骨,不断以各种由头、借口挑衅中国,在很多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过去几年,正是因为美国一些政客的一意孤行,才导致中美关系急速下滑,达至“脱钩”的边缘。既然拜登内阁已经表示,在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的同时,将与中国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而并非以脱钩的形式来对待中美关系。那我们也建议,美国新政府应该尽快恢复中美沟通交流的官方渠道,并且在对华政策和事务上采取理性审慎态度,不要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而去挑战中国不可能让步的方面。

  美国的制度向来有纠偏的能力和特质,我们希望,对待中国,拜登内阁能够重回理性对话的轨道,甚至在一些可以合作的方面创造机会,为2021年的开局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电(评论员 郭至君)距离候任总统拜登入主白宫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面对这位老骥伏枥、逆风翻盘的政治老手,全世界都在观察着他上台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以试图摸清他个人的外交风格,进而能与美国新政府继续打交道。拜登自1970年踏入政界至今已有五十年,也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担任了长达八年的美国副总统,现在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当选总统,他在超级大国风云变幻的政坛中能够一步一步走向高位,其政治风格和外交哲学值得我们思考。事实上,早在四年前,美国《大西洋月刊》就曾刊登过一篇分析文章,提到了“拜登主义”。

  文章中提到,从拜登的各种对外决策长期总结来看,拜登主义具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不要动用武力,除非这样做是举足轻重的和可持续的。二、加强和巩固联盟——与其他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创建共同项目上的共同事业,美国无法独自完成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三、要明白分寸,要考虑针对威胁采取成比例的对策——恐怖主义虽然不是存在威胁,但核交火却是。四、各种关系与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方面——与盟友和敌人的关系——是外交政策成功执行的关键部分。

  我们再看目前拜登团队发出的战略概要,其中清楚地强调了实施竞争的四个支柱——与盟友和伙伴更多合作、加强多边主义、推广民主、美国国内重建再投资。可见,拜登从政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政治价值观,相信这样的“拜登主义”会在其入主白宫之后渐渐显现。那么,聚焦到拜登新政府的对华战略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拜登挑选的国安顾问沙利文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一种对抗、竞争和合作的对华战略混合体。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清楚,绝不能将拜登新政府简单地与特朗普政府相比较,说它的对华政策和对华态度“更好”或“更不好”。

  我们发现,拜登内阁团队中的构成可谓是建制派的大回归,其中将发挥核心作用的布林肯与沙利文均更关注美国的盟友体系,并视其为未来四年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因此,中国在其眼中会更偏向于“战略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全面对抗的敌人”。我们建议,如果拜登新政府想将中美关系从低谷拉回,在竞合的层面上正向发展两国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