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拜登主义将给未来中美关系带来什么?
文章中提到,从拜登的各种对外决策长期总结来看,拜登主义具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不要动用武力,除非这样做是举足轻重的和可持续的。二、加强和巩固联盟——与其他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创建共同项目上的共同事业,美国无法独自完成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三、要明白分寸,要考虑针对威胁采取成比例的对策——恐怖主义虽然不是存在威胁,但核交火却是。四、各种关系与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方面——与盟友和敌人的关系——是外交政策成功执行的关键部分。
我们再看目前拜登团队发出的战略概要,其中清楚地强调了实施竞争的四个支柱——与盟友和伙伴更多合作、加强多边主义、推广民主、美国国内重建再投资。可见,拜登从政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政治价值观,相信这样的“拜登主义”会在其入主白宫之后渐渐显现。那么,聚焦到拜登新政府的对华战略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拜登挑选的国安顾问沙利文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一种对抗、竞争和合作的对华战略混合体。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清楚,绝不能将拜登新政府简单地与特朗普政府相比较,说它的对华政策和对华态度“更好”或“更不好”。
我们发现,拜登内阁团队中的构成可谓是建制派的大回归,其中将发挥核心作用的布林肯与沙利文均更关注美国的盟友体系,并视其为未来四年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因此,中国在其眼中会更偏向于“战略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全面对抗的敌人”。我们建议,如果拜登新政府想将中美关系从低谷拉回,在竞合的层面上正向发展两国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二,与中国要有互动但不能成为反华势力的主心骨,不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特朗普政府里面不仅存在众多对华鹰派政客,而且以蓬佩奥为首的几个核心成员可谓是反华势力的主心骨,不断以各种由头、借口挑衅中国,在很多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过去几年,正是因为美国一些政客的一意孤行,才导致中美关系急速下滑,达至“脱钩”的边缘。既然拜登内阁已经表示,在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的同时,将与中国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而并非以脱钩的形式来对待中美关系。那我们也建议,美国新政府应该尽快恢复中美沟通交流的官方渠道,并且在对华政策和事务上采取理性审慎态度,不要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而去挑战中国不可能让步的方面。
美国的制度向来有纠偏的能力和特质,我们希望,对待中国,拜登内阁能够重回理性对话的轨道,甚至在一些可以合作的方面创造机会,为2021年的开局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文章中提到,从拜登的各种对外决策长期总结来看,拜登主义具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不要动用武力,除非这样做是举足轻重的和可持续的。二、加强和巩固联盟——与其他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创建共同项目上的共同事业,美国无法独自完成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三、要明白分寸,要考虑针对威胁采取成比例的对策——恐怖主义虽然不是存在威胁,但核交火却是。四、各种关系与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方面——与盟友和敌人的关系——是外交政策成功执行的关键部分。
我们再看目前拜登团队发出的战略概要,其中清楚地强调了实施竞争的四个支柱——与盟友和伙伴更多合作、加强多边主义、推广民主、美国国内重建再投资。可见,拜登从政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政治价值观,相信这样的“拜登主义”会在其入主白宫之后渐渐显现。那么,聚焦到拜登新政府的对华战略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拜登挑选的国安顾问沙利文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一种对抗、竞争和合作的对华战略混合体。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清楚,绝不能将拜登新政府简单地与特朗普政府相比较,说它的对华政策和对华态度“更好”或“更不好”。
我们发现,拜登内阁团队中的构成可谓是建制派的大回归,其中将发挥核心作用的布林肯与沙利文均更关注美国的盟友体系,并视其为未来四年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因此,中国在其眼中会更偏向于“战略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全面对抗的敌人”。我们建议,如果拜登新政府想将中美关系从低谷拉回,在竞合的层面上正向发展两国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