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香港需建立有担当的治港团队
来源:文汇网 作者:陈克勤(立法会议员)
今年施政报告以较大篇幅提到强化管治团队,这是过去鲜有提及的。2017年习近平主席来港视察,说了一句“为官避事平生耻”,完全切中了特区政府内部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当中有部分人当官、做公务员只是为了高薪厚职的“铁饭碗”。少做少错,办起事来因循守旧。搞政策、讲原则,却没有“撸起袖子”去解决问题。笔者的议员办事处不时会收到市民投诉,有市民使用过政府部门的服务之后感到不满意,但部门往往没有提供有效的反馈途径,结果要向议员诉苦。有时市民遇上疑难找政府部门,部门反而建议市民找议员,教人哭笑不得。当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部分政府人员没有牢固确立以市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加紧改变文化和习惯
要确立为民服务的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事实上,香港于1997年前是没有这种传统。港英政府首先考虑英国的利益,尤其是英资阶级的利益,对于香港基层市民的生活本来不关心。只不过基层生活不安稳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样不符合英国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才推出非常有限度的福利政策。一言蔽之,港英政府把香港市民视作问题,而不是为香港市民解决问题。随着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儿女当家作主,客观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可惜的是,没有事情比改变文化和习惯更困难。政府内部依然弥漫旧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虽然作风渐渐有所改善,但仍略嫌改得太慢。
施政报告说,港府“需要一支爱国爱港、忠诚、专业、高效、善于作为、勇于担当、勤政为民的管治团队”;但另一方面,行政长官承认“热厨房”难以吸引人才。厨房热不热,自有它的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耐热程度。对一般人来说,厨房热到不能接受;但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厨房就未必那么热。一个人要具备“政治耐热度”要下两方面的功夫:第一,他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施政报告强调要爱国爱港和忠诚,这是迎难而上的底气。第二,他要善于团结群众,能言善辩,不只执行政策,还要向市民解说政策,也要善于聆听。所以,早前民建联破天荒举办了“施政辩论擂台”,全程公开直播一个内部的辩论会,让民建联成员有机会面向公众,训练论述技巧。民建联的人才库是政府管治团队的其中一个来源。过去已提供过几位合适人选给政府,未来将继续向政府提供人才。只要是政府认为合适的人选,民建联从不吝啬。但民建联首先要做好培养人才、壮大人才库的工作,要把人才都训练成及格的“厨师”。
学习民间智慧找灵感
早前,中联办官员多次落区与市民互动,起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之一的“密切联系群众”。常说特区政府官员多坐冷气房,把时间都花在开会和阅读文件,久而久之亲身与民互动变成较弱的一环。其实,很多事情耳闻不如目睹,与民互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学习民间智慧,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寻找灵感。今届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参差,最主要的原因离不开反中乱港分子恶意阻挠,但也不乏政策“离地”的因素。可喜的是今次施政报告直指原委,为提升施政能力迈出关键一步。
来源:文汇网 作者:陈克勤(立法会议员)
今年施政报告以较大篇幅提到强化管治团队,这是过去鲜有提及的。2017年习近平主席来港视察,说了一句“为官避事平生耻”,完全切中了特区政府内部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当中有部分人当官、做公务员只是为了高薪厚职的“铁饭碗”。少做少错,办起事来因循守旧。搞政策、讲原则,却没有“撸起袖子”去解决问题。笔者的议员办事处不时会收到市民投诉,有市民使用过政府部门的服务之后感到不满意,但部门往往没有提供有效的反馈途径,结果要向议员诉苦。有时市民遇上疑难找政府部门,部门反而建议市民找议员,教人哭笑不得。当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部分政府人员没有牢固确立以市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加紧改变文化和习惯
要确立为民服务的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事实上,香港于1997年前是没有这种传统。港英政府首先考虑英国的利益,尤其是英资阶级的利益,对于香港基层市民的生活本来不关心。只不过基层生活不安稳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样不符合英国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才推出非常有限度的福利政策。一言蔽之,港英政府把香港市民视作问题,而不是为香港市民解决问题。随着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儿女当家作主,客观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可惜的是,没有事情比改变文化和习惯更困难。政府内部依然弥漫旧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虽然作风渐渐有所改善,但仍略嫌改得太慢。
施政报告说,港府“需要一支爱国爱港、忠诚、专业、高效、善于作为、勇于担当、勤政为民的管治团队”;但另一方面,行政长官承认“热厨房”难以吸引人才。厨房热不热,自有它的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耐热程度。对一般人来说,厨房热到不能接受;但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厨房就未必那么热。一个人要具备“政治耐热度”要下两方面的功夫:第一,他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施政报告强调要爱国爱港和忠诚,这是迎难而上的底气。第二,他要善于团结群众,能言善辩,不只执行政策,还要向市民解说政策,也要善于聆听。所以,早前民建联破天荒举办了“施政辩论擂台”,全程公开直播一个内部的辩论会,让民建联成员有机会面向公众,训练论述技巧。民建联的人才库是政府管治团队的其中一个来源。过去已提供过几位合适人选给政府,未来将继续向政府提供人才。只要是政府认为合适的人选,民建联从不吝啬。但民建联首先要做好培养人才、壮大人才库的工作,要把人才都训练成及格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