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霍尼韦尔中国首席技术官
自2018年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为飞行中乘客使用手机“解禁”后,民航局发布的《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20家航空公司的654架飞机能够为旅客提供客舱网络服务,其中,11家航空公司的213架飞机同时具备了空中接入互联网能力。
《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还显示,截至2020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523家,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2892架。2020年,新增通用机场93个,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339个。
随着空地互联产业的逐步成熟以及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民航和通用航空两大领域的话题逐渐成为热点。空地互联技术进展如何?距离全面应用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趋势会向低成本还是高网速发展?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通用航空技术进展如何?未来发展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澎湃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对话肖进。
“空地互联网速已与地面上网几乎无异”
肖进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目前空中无线网络设备主要分为两个波段,其中L波段带宽较小,主要用于前舱飞行员与管制员在安全通讯方面的操作,或者给小型飞机提供WiFi接入。而KA波段,频率比较高,带宽比较大,主要用于高端公务机或者民航大客机宽带接入卫星设备。
就目前空地互联的技术进展,肖进表示,KA波段的卫星接入,从理论上来说,上行可以达到180兆bps的介入带宽,下行可以达到10兆bps,可以大幅提高客户的上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