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各界:尽早构筑免疫屏障 复苏经济
粤澳工商联会理事长黄仁民谈到,此次疫情的出现是对澳门一个迟来的考验。目前特区政府内防反弹措施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更是锐意以国家抗疫标准去实施。澳门做足最坏打算,做到最好的准备来应对这次战役。一直以来,澳门市民认为特区政府累积的经济实力雄厚,但其实澳门经济受创非常严重,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博彩业已经受到很大影响,不少中小企更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黄仁民认为,澳门经济不适宜过于单一,但经济适度多元并不是要拉低支柱产业的比例,而是要在支柱产业做得更好、更健康的前提下,让其他产业追赶上来。而要做好经济适度多元化,要分短期与中长期,现在最需要短期能够见效的方向。日前中央印发《横琴方案》,目标就是服务推动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方案创新管理体制,凸显了对澳门的信任;亦探索分线管理,力求在横琴发挥示范作用。他亦建议,为让澳门经济尽快复苏,应将澳门纳入国家的一盘棋中,纳入“关外境内”。例如可将横琴深度合作区作为过渡地区,率先试行通关。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副理事长李德民称,澳门再现零星个案,坚守近500天无案例的记录告吹,短期内确对本地经济及民生造成一定冲击。经济方面,痛失“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相关行业首当其冲,上至博企下至中小企经营压力陡增,失业率恐再上升;民生方面,粤澳两地人员往来密切,在澳工作学习而居内地者众,因疫情执行的通关隔离措施将影响包括澳门居民、跨境学童、内地雇员等数以十万人。幸而相关影响尚属暂时性,未损澳门经济根基,只要疫情在澳门不扩散、不爆发,澳门经济民生终会重回正轨。
李德民强调,长远而言出现零星输入病例在所难免,预防本地爆发才是抵御疫情冲击的根本方针。正如全球共识,接种疫苗能减少病毒的传播及医疗系统崩溃风险,是预防地区爆发的有效手段。只要特区政府把握时机,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尽可能接种疫苗,提高全澳接种率,共同构筑免疫屏障,相信能增强澳门经济韧性,有利澳门经济复苏。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邓卓辉表示,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这种综合性同时衍生了依赖性、连锁性的特点,当旅客数量突然减少、带来旅游服务出口大幅减少时,必然波及至各个相关行业。尽管澳门特区政府近年来致力于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但综合旅游业始终是澳门的经济支柱,内地尤其是广东是澳门最主要的客源地,而澳门的经济又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澳门疫情自今年8月初至今反覆不断,澳门与广东之间通关未有期,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尤其重大,对接近10万每天需要跨境生活的居民、外雇人员、学生等亦造成困扰。
邓卓辉认为,疫情更加坚定了澳门借助横琴促进经济适度多元的决心。在疫情常态化下,如何兼顾疫情防控及便捷通关,将关乎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经过最近两波疫情,澳门有必要与广东省商讨构建标准化的疫情防控机制,减少不确定性,稳住企业、居民和投资者的预期及信心。为此,澳门必须取信于内地,进一步把目前约55%的疫苗接种率再提高,才具备条件与内地协商,在疫情防控上把澳门视作“境内”,使澳门得以透过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经济复苏,以及通过粤澳在横琴的合作实现经济产业的适度多元化发展。
澳门经济学会理事王耀认为,这次澳门本地疫情并不全是坏事,就像给抗疫疲劳甚至麻木的社会来了一剂“醒神针”。特区政府及时检视和收紧各项防控措施,填补漏洞。市民比过往更体会到病毒的凶险,可能促使部分尚在犹豫的市民去打疫苗,提高澳门整体接种率。本次疫情中珠澳通关政策一波三折,倍受关注。澳门称“广东省卫健委突然改变并坚持加紧防疫要求令澳方措手不及”。有本地学者建议粤澳需加强沟通,构建统一的标准运作机制,增加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对此王耀表示赞同,他指出,《横琴方案》刚刚公布一个月,总体方案提出“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可以把建立统一的疫情防控机制作为推进深合区建设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当务之急。
粤澳工商联会策略委员会成员陈伟斌谈到,近两年来抗疫成绩彪炳的澳门,踏入九月终告失守,截至本月6日累计共有15例输入相关病例。至于何时能够恢复与内地通关,则暂时未有定案。疫情重创澳门经济,全城引颈以待“黄金周”能够带来一场及时雨,可惜接连的输入群组病例令“十月黄金周”惨变“十月围城”。不但游客绝迹,就连本地亦因抗疫需要而全面“闭关”──豁免公务员上班、呼吁居民们留在家中,亦关闭各类娱乐场所,除了人山人海的核酸检测站之外,整个澳门“水静鹅飞”,游客的钱赚不到,连带本地消费也大幅减少。
陈伟斌表示,内地、港澳及台湾现时依然维持清零政策,但相比有强大自给自足能力的中国,澳门、香港、新加坡这些极为依赖国际贸易、商业和旅游业的经济体,对于“零容忍”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最大。但现时澳门基本上可以说是连“围堵清零”和“与病毒共存”的讨论条件也没有,原因是来自仍不足60%的疫苗接种率远远未达标。加速提高接种率已成为当前抗疫成败关键,全球各地正千方百计“谷针”,“针咭”亦成为部分国家有限度开放人员来往来的首要条件。随着变种病毒的出现,群体免疫的机会愈来愈薄弱,即使有更多新数据显示疫苗未必有效阻止变种病毒传播,但亦是减低并发症以及死亡的最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全民接种疫苗,才能与病毒共存。所以无论是清零或共存,只要全澳持续提高接种率,才有“底气”跟其内地或其他地方商讨恢复正常人员往来,复活旅游业,复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