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林郑指出,我们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至大湾区的创科发展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据此,她提出多项覆盖面颇广的措施,包括创科用地及基建方面、大学科研方面、工业邨方面、推动研发方面、科技投资方面、参与国家研发工作方面等。
创科用地及基建方面,林郑建议研究为科学园扩容。她提到,政府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加上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入岩洞腾出现址,共提供88公顷新土地。有别于原先建议的住宅用途,我们建议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创科发展,强化东部走廊地区以创科为主要经济功能。藉此机会,我们认同应改善白石角和科学园一带的公共交通接驳。政府会邀请港铁公司,研究以现时位处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学运动中心用地为基础,兴建新的东铁线科学园╱白石角车站,并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运动中心到大学本部附近的地点,方便同学使用。政府亦会善用车站用地与毗邻土地的发展潜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区内居民需要的泊车位、商铺和公共设施。我已指示发展局、运房局和教育局联同港铁公司及教大,全力推展有关项目。
林郑表示,政府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此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长远而言,在《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大学科研方面,林郑提到,为巩固香港在基础研究的领导地位,我们原则上接纳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议,为两所大学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别于薄扶林为港大预留4公顷现属“绿化地带”的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并支持中大在中大医院附近2.5公顷主要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并同时改善现有东铁大学站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和泊车设施。我们亦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资专上教育的红磡湾校舍,进行学术和研究发展。
工业邨方面,林郑指出,政府会持续从基建、人才、资金、技术及科研五大方面推动“再工业化”,令我们的产值链更为完备及经济更为多元。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元朗工业邨的微电子中心将分别于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政府已邀请科技园公司开始构思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
推动研发方面,林郑强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香港应回应“国家所需”,更好发挥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优势。她建议在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内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16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及8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新田科技城将可为相关的科研及先进制造业提供土地。要大力推动生命健康科技,临床数据、临床试验、药物注册等配套不可或缺。她已要求食物及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和卫生署全面检视现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投资方面,林郑提到,政府会透过合适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作为伙伴进行相关投资,丰富现有多种资助计划来发展创科界别和市场,以协助正在迅速发展的创科企业(包括初创)。科技园公司亦会成立“大湾区创科快线”,全方位培育初创,以及支援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参与国家研发工作方面,林郑说,多年来,本地大学与内地的研究机构透过不同科研计划已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果累累。她鼓励香港科学家继续参与这些极具意义的协作,贡献国家。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林郑指出,我们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至大湾区的创科发展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据此,她提出多项覆盖面颇广的措施,包括创科用地及基建方面、大学科研方面、工业邨方面、推动研发方面、科技投资方面、参与国家研发工作方面等。
创科用地及基建方面,林郑建议研究为科学园扩容。她提到,政府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加上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入岩洞腾出现址,共提供88公顷新土地。有别于原先建议的住宅用途,我们建议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创科发展,强化东部走廊地区以创科为主要经济功能。藉此机会,我们认同应改善白石角和科学园一带的公共交通接驳。政府会邀请港铁公司,研究以现时位处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学运动中心用地为基础,兴建新的东铁线科学园╱白石角车站,并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运动中心到大学本部附近的地点,方便同学使用。政府亦会善用车站用地与毗邻土地的发展潜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区内居民需要的泊车位、商铺和公共设施。我已指示发展局、运房局和教育局联同港铁公司及教大,全力推展有关项目。
林郑表示,政府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此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长远而言,在《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大学科研方面,林郑提到,为巩固香港在基础研究的领导地位,我们原则上接纳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议,为两所大学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别于薄扶林为港大预留4公顷现属“绿化地带”的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并支持中大在中大医院附近2.5公顷主要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并同时改善现有东铁大学站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和泊车设施。我们亦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资专上教育的红磡湾校舍,进行学术和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