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北京中轴线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保护和赋能为牵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了显着成果。与政府明确坚定的态度和社会各界对中轴线的关注相呼应,近日,北京日报出版社推出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的《北京中轴百年影像》。这本厚达535页、总计50万字的新书,收录了700余张由中外摄影师拍摄的珍贵高清老照片。
天坛圜丘坛四周东有泰元门、南有昭亨门、西有广利门、北有成贞门。这四个门的名称,源自《易经》中的“元亨利贞”,具有多重含义。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亨利贞”可以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农业生产“生长收藏”的四个阶段,代表“天人合一”的四德,等等。
与此相类似,北京中轴线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成为一座具有记忆、展示、观察、研究、述说等多重价值的宝库,为后人提供了各种研究视角和呈现方式。历史学家可以探索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地理学者可以从城市地理的角度探索它与整个城市规划建设格局的关系;经济学家可以探索“城”与“市”的互依互动;社会学家可以讲述“城”与“人”的相亲相爱;文化学者则可以围绕文化领域的多个话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这部《北京中轴百年影像》,就为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中轴线,回到历史现场,体味它穿越古今享誉中外的魅力,提供了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