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办公成习惯 上班掀劳资角力
香港文汇报报道, 在新冠疫情下,居家工作成为常态,现时随着部分地区的疫情趋缓,应否返回工作场所上班,还是维持在家工作模式,引发不少争议。许多雇主认为员工需面对面沟通,才有助交流及发挥创意,不过对许多雇员而言,这段期间已适应在家工作的弹性,甚至有员工接受雇主减薪要求,也要维持现有工作模式。
科技企业是最先推行在家工作的行业之一,不过至今迟迟未能恢复员工重返办公室工作,以美国大型科企微软为例,便要将员工重回办公室的日子推迟至10月,苹果公司、Google、facebook等公司更推迟至明年,企业软件服务商Salesforce人力资源主管海德便慨叹,原以为遥距工作会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1年半,但事实证明要重回原本工作模式更困难。
科企建豪华办公室吸引员工
不过对不少科企而言,管理层一直相信员工应在实体空间聚头,互相交换意见,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在家独自工作便无法做到这点,甚至不少科企巨擘不惜斥资数亿美元,打造更舒适、更大公共空间的新办公室,希望吸引员工返回办公地点。其中亚马逊、苹果等公司便已表明,期望员工每周有最少数日回到办公室工作。
Adobe人力资源主任格洛里亚·陈(译音)亦解释,雇主期望提升员工士气,并将工作与家居环境分开,是企业希望回复办公室工作的最大因素,她形容员工在家工作不会完全取消,不过仍然坚持员工聚首工作、彼此交流互动的重要性。
有专家则不认同这些雇主的说法,如科企公关公司EZPR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遥距工作模式运作,创办人西特龙直指重回办公室的唯一原因,是满足高层可以见到员工聚集,“从而享受权力的感觉”;商用软件公司Twilio的人力资源主任莱克同样认为,透过聚集带来创新的概念已经过时,甚至没有数据支持此说法。
45%打工仔称为留家不惜辞职
不少雇员在过往一年多的疫情期间,已适应在家工作模式,他们普遍认为在工作日可有较大弹性,毋须花费大量时间在上下班交通上,也有较多时间在家中照顾子女。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oodHire在8月份公布的研究便显示,61%受访者愿意接受减薪,以维持在家工作,70%受访者愿意为此放弃医疗保障、有薪假期等福利,甚至有45%受访者指如果被迫重回办公室,便会马上辞职或寻找下一份工作。
部分企业坚持员工需重返办工室,例如Google便向雇员提出,如果选择长期在家工作,将被减薪25%。云端通讯企业Twilio等公司则采用混合模式,容许雇员自己选择回到办公室工作的频率,三藩市“湾区委员会”表示,在新冠疫情爆发前访问逾200间公司,当中70%要求员工须在办公室工作,到了今年7月中的同类调查,近2/3企业预期员工每周返回办公室工作2至3天。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布德罗解释称,疫情持续愈久,雇主便愈难要求雇员重回办公室,原因是雇员大多已习惯居家工作模式,尤其科企不少工作其实都可遥距进行,在社会不再将遥距工作视为暂时性的情况下,雇主和雇员有需要在工作条件方面寻求平衡,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拗。
香港文汇报报道, 在新冠疫情下,居家工作成为常态,现时随着部分地区的疫情趋缓,应否返回工作场所上班,还是维持在家工作模式,引发不少争议。许多雇主认为员工需面对面沟通,才有助交流及发挥创意,不过对许多雇员而言,这段期间已适应在家工作的弹性,甚至有员工接受雇主减薪要求,也要维持现有工作模式。
科技企业是最先推行在家工作的行业之一,不过至今迟迟未能恢复员工重返办公室工作,以美国大型科企微软为例,便要将员工重回办公室的日子推迟至10月,苹果公司、Google、facebook等公司更推迟至明年,企业软件服务商Salesforce人力资源主管海德便慨叹,原以为遥距工作会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1年半,但事实证明要重回原本工作模式更困难。
科企建豪华办公室吸引员工
不过对不少科企而言,管理层一直相信员工应在实体空间聚头,互相交换意见,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在家独自工作便无法做到这点,甚至不少科企巨擘不惜斥资数亿美元,打造更舒适、更大公共空间的新办公室,希望吸引员工返回办公地点。其中亚马逊、苹果等公司便已表明,期望员工每周有最少数日回到办公室工作。
Adobe人力资源主任格洛里亚·陈(译音)亦解释,雇主期望提升员工士气,并将工作与家居环境分开,是企业希望回复办公室工作的最大因素,她形容员工在家工作不会完全取消,不过仍然坚持员工聚首工作、彼此交流互动的重要性。
有专家则不认同这些雇主的说法,如科企公关公司EZPR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遥距工作模式运作,创办人西特龙直指重回办公室的唯一原因,是满足高层可以见到员工聚集,“从而享受权力的感觉”;商用软件公司Twilio的人力资源主任莱克同样认为,透过聚集带来创新的概念已经过时,甚至没有数据支持此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