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土地供应 楼市更稳定

分析指,新一份施政报告正式出台后,将为楼市指出更明确走向。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大公报报道,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认为,早前楼价破顶并创下历史新高,消化不少市场购买力,再加上近期一手成市场焦点、港股以至楼市前景均存在不明朗因素,拖累投资与置业氛围,二手交投难免陷入整固。综合美联分行资料,全港35个大型屋苑于9月20日至26日的一周,合共录42宗成交,较前一周的68宗减少逾38%,创自去年2月上旬后的逾19个月新低。

  据笔者观察,近期银行估价趋于审慎,普遍业主议价空间扩阔,反映近期楼市略有回软。依目前情况而言,细价楼的价格回落幅度,似乎高于中价及贵价楼,尤其以新界区更为明显,原因是新界区属于细价楼相对集中的区份,当中部分“急走单位”业主,其议幅甚至较普遍业主再多2%至3%。但正如上一期专栏所言,当新一份施政报告正式出台后,将为楼市指出更明确走向。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是次施政报告其中一个亮点,自然是未来的楼市供应。日前发展局公布的卖地计划,或可一窥未来楼市新供应的端倪。

  明年一手交投料破两万伙

  发展局日前公布本财年三季度(10月至12月)卖地计划,合共提供约7110个单位。统计首三个季度(4月至12月)已达1.443万个单位,较全年目标1.29万伙高出超过一成。当局同时预测全年卖地计划最终超过1.7万伙,更较目标高出超过三成,并创四年新高,充分反映政府锐意增加供应的决心。

  但若留意当中细节,发现本财年卖地计划得以超标,当中大部分土地是倚赖私人发展或重建供应,其中财年首三个季度卖地计划提供约1.443万个单位中,私人发展及重建项目已占约9160伙,即占逾63%。反观官地供应方面,来季仅提供约210伙,而首三个季度亦仅录得1390伙,仅占整体供应约一成。

  由此可见,本港楼市整体供应增幅亦存在着不稳定性,笔者期望施政报告可进一步确认增加土地方案,令未来房屋供应更趋稳定,避免过分侧重于私人发展或重建供应上。

  现时中央及港府正致力解决本港住屋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政府土地供应将会增加,预期无论私楼、居屋、公屋等类别供应将“并肩前行”。假如根据上述卖地计划,而未来卖地取向亦延续本年度走势,相信发展商将加快增加土地储备,继而带动推盘步伐,相信明年一手成交,有机会突破两万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