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回忆百万大裁军中的“成昆之变”

成都军区领导赴云南与昆明军区交接。来源:文汇网

  中评社北京10月2日电/据文汇网报道,1985年,面对大裁军“成昆之变”这一“急转弯”,昆明军区官兵坚决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部署,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为军区的光荣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成昆之变”的亲历者,这是作者心中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写好昆明军区最后一页

  1985年6月上旬,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一结束,张铚秀、谢振华就乘飞机赶回昆明。随即召开军区党委常委会,进行传达贯彻。我作为工作人员,到会服务。

  十位常委除一人在军区前指值班外,人人都发了言。面对军区的撤销,面对除了后勤部长马秉臣,其余常委都要退下来,大家显得格外平静。他们深深地热爱军区这支老部队,心里也有保留军区的种种理由,但常委们更有着坚如盘石的信念:听党指挥。大家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态度:坚决服从大局,坚决服从命令,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军区党委确定,工作千头万绪,要着力抓好“四个确保”:第一位的是,尽快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上,确保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及时稳定作战一线官兵思想,防止因整编导致情绪波动造成战斗失利,确保作战胜利;第三,抓紧做好撤并的各项准备,确保整编按时间节点顺利实施;第四,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确保机关和部队秩序正规、高度稳定。

  6月10日至13日,军区召开机关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尔后,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贯彻。

  开始,这次精简整编的决定,在机关引起很大震动。普遍反映,有两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两大区合并定点变到成都;没有想到军区班子变动那么大,只有一人进入新班子,常委大都要退出领导岗位。张铚秀、谢振华原原本本地传达会议精神,并参加讨论,反覆强调,要自觉坚持党性第一,大局第一,责任第一,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工作不断,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工作,写好昆明军区最后一页。

  大家的思想逐渐转过弯来。不少同志说:“在高层领导干部的配备上,坚持干部‘四化’标准,能增强领导班子的素质和活力,有利于部队‘三化’建设,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决心和魄力”。“四川有一亿人口,幅员辽阔,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一旦发生战争,动员兵员、筹措物资,指挥全区部队和民兵协同作战,条件是有利的,大军区领导机关设在成都是正确的”。坚强的党性和服从命令的天职,使机关干部从不稳定的情绪中较快地解脱出来。大家表示,不管有多少理由,不管有多大困难,大局必须服从,命令必须执行,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精简整编的考验,站好最后一班岗。

  紧接着,张铚秀、谢振华先后乘机飞抵军区前线指挥部,研究精简整编形势下的作战问题,并看望一线指战员。在老山、者阴山主峰,在662.6高地,在八里河东山前沿,在一个个前线指挥所,在一个个猫耳洞,他们与指战员亲切握手,向大家表达问候和嘱托。张铚秀、谢振华还专程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这里埋葬着1979年以来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部分烈士。一排排、一列列的白色墓碑,好像整齐的无声的队列方阵。作为云南方向对越作战的主要指挥员,两位老将军抚摸着墓碑,眼睛湿润了。他们长久伫立,为烈士默哀,向他们敬献花圈,表达了心中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