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打造航空应急救援整体解决方案

  中评社北京10月2日电/可不降落多次往返灭火的“鲲龙”AG600,搭建空中移动基站的“翼龙”-2H,集森林火情监测、消防灭火、紧急运输和指挥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舟”600……

  新华社报道,正在珠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谱系齐全、功能丰富、应用场景多样的各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集体亮相,展示了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备受瞩目。9月28日,随着飞翔在空中的AG600底部舱门打开,9吨水倾泻而下,精准覆盖投水目标区域,投水后飞机状态良好,成功完成本次航展的飞行投水功能演示首秀。

  据介绍,截至9月15日,AG600的灭火任务系统已完成地面系统原理验证、地面注水投水、水面汲水投水、次高原投水试飞四个阶段具体试验,此次航展投水功能演示,为后续灭火任务系统及飞机使用模式和飞行程序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实践依据。

  实践证明,在面向空、地、海全域救援和防灾减灾的任务需求,航空技术在指挥组网、搜索识别、救援装备与人员防护、应急通讯、航空救援训练评估及特种装备等领域大显身手,可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今年7月21日晚,长时间通讯中断的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居民收到了一条特殊信息。

  今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河南大地陷入洪水的沼泽,包括米河镇在内的多地断水、断电、断网。

  灾情发生后,“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跨区域长途飞行4.5小时,提供约50平方千米范围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