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通4年累计成交12.3万亿人币

  中评社香港9月16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开通,至今已逾4年。人民银行昨表示,债券通北向通开通前,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约8,50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截至目前有关规模已经达到3.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0%,其中北向通的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约1.1万亿元,4年来累计成交量为12.3万亿元,而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参与的已有78家。

  北向通运行平稳高效

  人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上述数据反映北向通运行平稳高效,已经成为境外机构入市的重要渠道,交易日趋活跃,两地监管合作顺畅,社会各方反响良好,特别是北向通既注意采取多级托管等国际通行做法,切实便利境外机构“一点接入”,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以穿透式讯息收集等一系列安排,有效支持监管和风险防范。

  人行又指,2017年7月按照中央部署,与香港金管局及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出了债券通北向通,而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时南向通未与北向通同步开通,而在这四年来,人行始终关心关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因此与香港金管局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积极研究南向通可行方案。

  而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人行指适时开通南向通,一是有利于完善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拓展了国内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配置资产的空间;二是有利于巩固香港联接内地与世界市场的桥头堡与枢纽地位,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提升港国际竞争优势

  人行续表示,对于内地机构而言,南向通实际上是“一点投全球”的重要通道,不仅可以投资香港市场,也可以配置全球债券,从全球来说,相应的交易对手方是香港的做市商,对香港整个金融行业是一种支撑。“香港的优势除了是重要通道之外,还是海外第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南向通也会推动未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币更加自由使用。”负责人直言,内地的投资需求会转化成为香港金融机构在全球的发展机遇,可以提高香港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