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住不炒” 第二批集中供地密集启动
中评社北京9月9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9月8日,作为土拍规则调整后首个重启集中供地的城市,福州最终成交14宗地块,成交总额76.07亿元。此外,另有2宗地块流拍,5宗地块终止出让,福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收官。同日,青岛迎来第二次集中土拍首日,32宗地块均以底价出让,总金额约为142.55亿元。
“双集中”供地政策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更好地稳地价、稳房价。由于部分热点城市首批供地时溢价较高,多宗封顶,让本应早已启动的热点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计划在8月初按下“暂停键”,重新调整拍卖规则。限制溢价、触顶摇号、禁“马甲”、竞品质、竞现房销售面积……政策工具箱实招频出。
集中供地出让规则生变
今年5月,热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纷纷启动。北京首批30宗宅地最终以1109.71亿元的价格成功出让,地块平均溢价率6.4%。杭州57宗土地成功出让,44宗地达到封顶价,总成交额1178.2亿元。重庆46宗土地成功出让,其中22宗土地溢价率超过50%,最高达130%。
“畸高的溢价率和不断上涨的地价,违背了当时集中供地‘稳房价’‘稳地价’政策的初衷。”有关人士表示,由于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高,房企参拍集中,控制土地价格难度较大,相关部门临时叫停了第二批集中供地,要求调整土地出让规则,引导房企理性参与二批次地块竞买。
降低“面粉”价格是控制“面包”价格的前提。就出让规模来看,贝壳研究院统计的11个城市在第二批次出让的住宅规划建面合计为4919万平方米,相比首批次增长8.8%。其中,深圳、厦门和青岛供应分别增长209.09%、167.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