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新:香港在十四五时期的六大新角色
中评社香港9月5日电(记者 沈而忱)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4日出席民建联主办的“如何把握‘十四五’规划”圆桌会议时指出,香港可以在“十四五”时期扮演六大新角色,包括国际创科中心、内需促进者、开放加速器、绿色发展标杆、区域核心引擎和国际文教平台。
第一个新角色是国际创科中心。“十四五”规划的突出特点,是确立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唯有自立自强,拥有科技自主研发的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基础研究、创新金融和保护知识产权等诸多创新要素上取得突破,而这些正好是香港的强项。
具体来看,首先,香港创新及科技上游产业的基础研究已是世界级水平,拥有科技、专业服务、人才、法治税制等优势,未来应更好配置资源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中心,配合国家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其次,创新科技产业的法治离不开创新金融的支持,香港可进一步推动创新金融和创新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亚洲领先的资本市场,为内地创新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多支援。第三,未来香港可与内地加强合作,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协同保护机制的对接,协助内地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节等机制,促进高级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个新角色是内需促进者。在“内循环”之下,与其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将进一步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其中,消费将成为“内循环”的第一大支柱。此外,“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说明投资将成为“内循环”的另一大动力。香港可以从推动港企扩大内销、扩展进口分销业务、建立有效的内销渠道和网络、提升政府专项基金支援中小企拓展内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港企扩展内销市场提供金融援助,以及协助内地完善消费者保障等入手,促进内地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