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研香港:建议港府增拨资源支持体育发展
中评社香港8月31日电(记者 沈而忱)中国香港代表队在2020东京奥运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优异成绩,大大提升了市民对香港体育运动发展的关注。为了解香港市民对香港体育运动发展的意见,“青研香港”在2021年8月22日至8月30日期间,以“香港体育运动发展”为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最终收到1,198个有效回应。调查显示,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对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或满意,有接近7成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关注港队在东京残奥的表现;有接近6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东京奥运过后,会继续关注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
此外,问卷亦调查了受访者对特区政府体育政策的看法。只有48.1%的受访者认为特区政府过往重视或十分重视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不足半数;71%的受访者同意或十分同意政府增加更多资源以支持精英运动员发展。此外,21%的受访者认为推动体育发展可让社会团结,18.9%的受访者认为推动体育发展可改善市民健康。
今届东京奥运,特区政府以公帑购入赛事的转播权,交由商营电视台播放,令市民可免费观看。调查中,有58.5%的受访者认为多播放体育比赛节目对推动运动风气有帮助或十分有帮助,有68.2%的受访者赞成或十分赞成特区政府在未来多购买大型体育盛事的转播权,并交由各电视台免费播放。
青研香港顾问、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港队在今届奥运夺得1金2银3铜,创历史最佳成绩,令市民深感兴奋和鼓舞。运动员取得佳绩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努力训练的结果,特区政府应有长远的体育政策,为精英运动员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而不是兴建场地了事。特区政府应趁着港队取得佳绩以及国务院批准粤港澳联合举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时机,全盘检视及提升体育政策、设施和资源,全力支持体育发展。调查亦显示市民普遍认为体育促进各界团结和增强对香港认同感的作用,期待政府能延续购买赛事转播权的做法。特区政府应从善如流,延续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令运动员获得更多商业支援,及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社会效益。
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指,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代表队于东京奥运会取得理想成绩,令市民感到自豪,对社会团结和谐有很大作用,再次反映了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此外,香港在东京奥运会的成绩,显示香港有能力培育国际顶级运动员,并且一定程度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势。例如香港的乒乓球代表队长期与国家队一同在内地集训,女飞鱼何诗蓓的籍贯是爱尔兰,在香港长大,现在则长期在美国接受训练,可见香港是一个融会中西,可集结中西方资源的地方。建议特区政府加大力度支援精英运动员,例如争取协调更多运动员往内地集训,积极聘请更多国际顶级的教练来香港指导,提供或增加运动员赴外地训练、获得奖项、获得较高世界排名的资助和奖金等,鼓励更多香港运动员为港争光,实现人生理想。
青研香港发言人、屯门区议员赖嘉汶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受访者支持政府增加更多资源支持精英运动员发展。政府近年兴建多个体育场馆,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场地,但对运动员的经济支援却仍有所欠缺。现时,体院成年全职运动员最低月薪仅7,130元,每周须最少训练五天共25小时。港队竞走代表程小雅2019年在亚锦赛夺铜牌,升至“精英乙+”级运动员,今年代表香港出战东京奥运,却由于未能获得奖牌,降为“精英丙”级,来年薪金将由约26,000元大幅减少至11,520 元,反映此政策仅从成绩作考虑,未有完全妥善照顾好现役运动员。赖嘉汶认为,政府应增加拨款,提高对运动员的直接经济支援,及增加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支援,令运动员们可在短暂的职业生涯没后顾之忧,全力为港争取佳绩。
青研香港发言人庄展铭认为香港在下届全运会可担当重要角色。全运会是国家最高水平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国务院办公厅宣布由广东、香港、澳门将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大湾区的重视和香港的信任,是推动香港体育精英化和盛事化的机遇,亦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交流。青研香港希望特区政府争取更多比赛项目在香港作为举办地方,亦能够争取举办开幕或闭幕仪式。透过举办全运会大型仪式的机会,重拾稳定的信心,向全国人民和世界展现香港的全新面貌。日后港府应积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升香港作为亚洲体育盛事之都的角色。
今届残奥会是残奥港队首次着上与奥运代表队同款制服出征,青研香港成员郭宣彤希望特区政府未来可同等重视残奥及奥运。资助方面,级别最高的“精英甲+”级的健全运动员每月4.1万元,而同级别的残疾精英运动员每月仅2.7万元。奥运期间,康文署辖下多个体育馆均设有“奥运直播区”,但在残奥期间却未有比照设立“直播区”。内地近年同等重视残奥及奥运,投放相同资源,“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调查中亦有接近7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港队在残奥的表现。残疾运动员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丝毫不少于健全的运动员,同时面临的就业困难更加显着,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机制,改善残疾运动员的待遇。
中评社香港8月31日电(记者 沈而忱)中国香港代表队在2020东京奥运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优异成绩,大大提升了市民对香港体育运动发展的关注。为了解香港市民对香港体育运动发展的意见,“青研香港”在2021年8月22日至8月30日期间,以“香港体育运动发展”为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最终收到1,198个有效回应。调查显示,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对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或满意,有接近7成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关注港队在东京残奥的表现;有接近6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东京奥运过后,会继续关注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
此外,问卷亦调查了受访者对特区政府体育政策的看法。只有48.1%的受访者认为特区政府过往重视或十分重视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不足半数;71%的受访者同意或十分同意政府增加更多资源以支持精英运动员发展。此外,21%的受访者认为推动体育发展可让社会团结,18.9%的受访者认为推动体育发展可改善市民健康。
今届东京奥运,特区政府以公帑购入赛事的转播权,交由商营电视台播放,令市民可免费观看。调查中,有58.5%的受访者认为多播放体育比赛节目对推动运动风气有帮助或十分有帮助,有68.2%的受访者赞成或十分赞成特区政府在未来多购买大型体育盛事的转播权,并交由各电视台免费播放。
青研香港顾问、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港队在今届奥运夺得1金2银3铜,创历史最佳成绩,令市民深感兴奋和鼓舞。运动员取得佳绩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努力训练的结果,特区政府应有长远的体育政策,为精英运动员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而不是兴建场地了事。特区政府应趁着港队取得佳绩以及国务院批准粤港澳联合举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时机,全盘检视及提升体育政策、设施和资源,全力支持体育发展。调查亦显示市民普遍认为体育促进各界团结和增强对香港认同感的作用,期待政府能延续购买赛事转播权的做法。特区政府应从善如流,延续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令运动员获得更多商业支援,及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社会效益。
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指,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代表队于东京奥运会取得理想成绩,令市民感到自豪,对社会团结和谐有很大作用,再次反映了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此外,香港在东京奥运会的成绩,显示香港有能力培育国际顶级运动员,并且一定程度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势。例如香港的乒乓球代表队长期与国家队一同在内地集训,女飞鱼何诗蓓的籍贯是爱尔兰,在香港长大,现在则长期在美国接受训练,可见香港是一个融会中西,可集结中西方资源的地方。建议特区政府加大力度支援精英运动员,例如争取协调更多运动员往内地集训,积极聘请更多国际顶级的教练来香港指导,提供或增加运动员赴外地训练、获得奖项、获得较高世界排名的资助和奖金等,鼓励更多香港运动员为港争光,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