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将气候问题变成结构调整的契机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中国天津,就全球气候问题与中国负责人举行会谈。根据美国方面的报道,美国气候特使将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范围内,与中方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考虑到美国共和党政府主动退出巴黎协定,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民主党政府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修补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国际形象。

  地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但是,现在已经演化为政治问题。西方国家之所以在地球气候问题上做文章,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逐渐减少。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处在高峰时期。限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就意味着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正因为如此,巴黎气候协定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主动承担责任,而发达国家应当在巴黎协定框架内,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会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将达到最高峰,2020年中国将实现二氧化碳气体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方面展现出来的自信。

  中国有足够的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中国不仅具有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地热发电、水力发电、现代核电站等一系列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能源技术,而且更主要的是,中国已经找到了二氧化碳储存的科学方法。中国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以把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甚至可以把二氧化碳长期封存起来,让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可以使用的清洁能源。中国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问题上所作的一切努力,有助于中国实现既定目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问题上做文章,显然不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而是为了借助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施加压力。这是中国所不能接受的。美国总统气候特使访问中国,双方究竟会在哪些问题上交换意见,在促进巴黎协定执行过程中,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设性的建议,值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始终认为,在美国国内政治两极化背景下,华盛顿仍有一些有识之士,坚守人类文明发展的底线,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实事求是,妥善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