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言辞闪烁为哪般

  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方面告诉市场宏观数据已经可以支持美联储降低刺激力度,另一方面告诉市场宏观数据还不支持紧缩进入倒计时状态。他的目标似乎是美联储要缩减宽松政策力度,但是要求市场不要形成融资环境不断收紧的过早预期。鲍威尔的表态,与其说是为了打破缩减购债和加息之间“机械联系”的平衡之术,不如说是夹在数据和白宫之间的“无奈之举”。

  近期最吸引各方关注的无疑就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经济政策论坛上的讲话。鲍威尔在传递对于就业、通胀的总体看法和缩减购债计划前瞻指引的同时,话里话外还有塑造市场预期、避免市场过于担忧紧缩风险的意图。其背后有着平衡市场预期的意图,亦是多重因素之下的无奈之举。

  鲍威尔在演讲中着重阐述了他对影响货币政策走向的两个关键变量——就业和通胀的看法。

  对于就业,鲍威尔非常乐观。他表示,虽然受到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影响,但劳动力市场前景显着改善。过去3个月的平均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比疫情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快。当前5.4%的失业率已经是疫情后的最低水平,但仍处于高位,同时受到劳动力参与度等因素影响,长期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然而,随着疫苗接种率的进一步提升、学校重新开学和失业救济金的终止,阻碍短期和长期失业率下降的因素将进一步消失。总体上看,实现就业最大化的前景良好。

  通胀是鲍威尔花时间最多来解释的部分。他表示,虽然截至7月份的12个月内,美国总体通胀率和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分别达到了4.2%和3.6%,但当前通胀的高企仍然是短期暂时现象,美联储将密切关注通胀高企长期化的风险和症状。

  一是本轮通胀缺乏更广泛的通胀压力。他表示,当前通胀的高企是个别部门价格短期上升推升的,其中耐用品和能源价格分别贡献了1个和0.8个百分点。伴随未来相关产业短缺状态缓解,价格也将逐步下降。此外,通胀年率计算中存在2020年二季度价格大幅下滑的基数效应。通过关注修正通胀指标和排除耐用品的通胀指标,美联储认为当前通胀率仍然是接近或者处于2%目标区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