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化,开启智能时代大门
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似乎是数据独有的魔力,在数据意识萌发的上世纪末,有一个典型的营销案例——“啤酒+尿布”:超市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消费者在购买尿布的时候会同时购买啤酒,之后超市便将啤酒和尿布放在邻近的位置,果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效果。
近年来,数据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并且,数字经济形成的新体系也将数据看作是基础的生产要素,围绕着数据准备构建起新时期的生产方程式。不过,虽然将数据纳入要素想法很好,但其中的阻碍却不少,其中最大的痛点在于数据资产化。
数据资产化,并没有一个很标准的定义,通俗讲就是将数据看做企业资产的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当然,作为资产其成本和价值还需要可靠计量,如此一来,数据虽然看似具备这些特点,但细究起来却总不如传统资产那样完美符合这些条件,这也带来了数据资产化的诸多难题。
如果数据不能作为资产被企业所有,后续的确权、交易、价值创造便成为了空话,而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也都明白这些数据衍生出来的市场行为对于数据和社会生产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可以说,数据资产化便是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