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钢铁市场料将无忧
7月29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钢铁行业的政策重心正在从“去产能”转向“压产量”,将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制定钢铁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江苏、山东等产钢大省相继就压减下半年粗钢产量进行部署,并将减产任务下放至各大钢企。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全国钢铁减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产量来抑制铁矿石价格过快上涨,并推动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0年末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目标,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63亿吨,若将今年粗钢产量同比零增长作为目标,下半年粗钢产量要控制在5.02亿吨以内,要比上半年减产至少6100万吨,该最低减产量占上半年粗钢产量的11%。
由于经济复苏动力强劲,下半年国内粗钢需求仍然可观,粗钢减产量却超过上半年产量的10%,部分市场观点认为,这或导致粗钢供不应求,价格再度上行。
对此,张龙强表示,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钢材市场出现供需失衡的可能性很小。首先,投资结构将有所调整,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钢铁消费领域需求将收缩;其次,今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历经两次调整,钢材出口退税已全部归零,将引导钢材优先供应国内市场。
“目前的政策鼓励再生钢铁原料和初级钢材进口,这均有利于缓解因压产可能带来的阶段性供需失衡。”张龙强表示,虽然目前国际钢材价格总体上仍高于国内,短期内,钢铁进口大幅增加有难度,但随着全球供需缺口逐步收窄、海外补库存接近尾声,我国钢铁进口量将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