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严防输入堵漏洞 防疫抗疫不放松
中评社香港8月17日电/香港商报17日时评说,香港疫情缓和,市面气氛有所恢复,经济也在逐渐复苏。在稳守疫情的基础上,近期陆续恢复举办了连串大型活动,如书展、动漫节、美食博览等,受到市民的热捧,本港开始享受有效控疫的成果。
然而,当前本港疫情虽受控,但海外疫情却持续反弹。变种病毒来势汹汹,不少地方“已接种仍感染”,病毒传播死灰复燃,给我们防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本港最近新增的个案,绝大多数来自境外输入,昨就有一名机场职员亦初步确诊,本地清零或断缆。风险就在身边,防疫抗疫绝不能因疫情一时好转就放松,政府须保持高度警惕,将严防输入作为第一要务,及时查缺补漏,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内防疫情反弹,务求保住目前的抗疫成果,让社会经济活动持续复常。
政府本月9日调整抵港防疫措施,把海外地区分成高、中、低3个风险级别。从高风险区入境人士须强制检疫21天,从中低风险入境则分别检疫21天和14天;若已打完两针,可缩短检疫期7日,而中风险区人士若验出有抗体,检疫期亦可进一步缩短至7天。当中美国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惟近日一名由美国抵港的外佣,已完成两剂接种及持有抗体测试阳性结果证明,却在结束7日检疫后的第12日确诊感染变种病毒,期间更到过多个地区,令人担心有播疫风险。
这显示本港在外防输入方面仍存漏洞。例如在划分风险级别上,美国目前疫情急速反弹,平均每日新冠死亡病例650例,比两周前增加了80%以上,仍旧将之列为“中风险地区”,说明未能紧跟当地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等级。而接种疫苗及验出抗体后缩短检疫期,是否科学可行,亦需要进行检讨。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指,据资料显示,检疫期仅7天将会走漏12%确诊个案,建议除高风险地区外,抵港人士强制检疫期由7天增至14天,并再加7天家居自我监测。政府昨宣布收紧包括美国在内的16个海外地区到港人士检疫要求,如有必要检疫期亦应延长,以策安全。
值得指出的是,确诊女佣是在美国抽取血液样本,再送香港检测,过程中极易“出猫”,存在血液样本掉包作假的可能。食卫局已提醒所有认可进行抗体测试的私营化验所,不能接收从香港以外抽取的血液样本。接下来应制定具体指引,规范程序,确保所有抗体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此外,警方近日还破获伪造针卡和病毒检测证明案件;还首次在街市鱼档的进口鱼类及包装样本上验出新冠病毒,涉事土瓜湾街市一个鱼档被纳入强制检测等。这些近期发生的各种新情况,在在显示本港防疫形势难言安稳,防疫工作还有提高完善的空间。政府须从速检视问题,制订有效措施堵上防疫漏洞,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应变。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市民也要继续做好自我防护。
目前本港首剂新冠疫苗接种率超过五成,但离达到七成群体免疫的最低标准仍有距离。免疫屏障筑得越高越好,市民为己为人为港,都应齐打针、快打针,不要再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