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落实“双减” 严禁校外机构假期补习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据大公网报道,8月17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已把“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将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提高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延伸辅导。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机构开课发现即查处。通过校内与校外双向发力,确保“双减”在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在两年内成效显着。

  据了解,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北京将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学科类培训必须严格控制时间,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于此前存在的“超标超前培训”情况,今后将严格禁止。

  北京还将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并严禁资本化运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同时,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强化经营活动监管,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推动教师跨区流动促教育均衡

  “校内服务要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李奕介绍,北京将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为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今年暑期,京内很多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已进行区域内合理流动,以此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往,不仅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家长也有每日“打卡”检查修改作业的任务。据悉,今年秋季开学后,北京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作业、辅导将有新变化。其中,作业会更加精炼,有更多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课后活动更加丰富,不但有素质教育课程,还有课堂延伸辅导,一些初中学校还将开设晚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