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强特有物种保护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大熊猫、藏羚羊、巧家五针松……这些现存于我国的特有物种,对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多地对特有物种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部分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

  大熊猫——

  30余年野生种群增加700余只

  根据全国历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外大熊猫数量从1985—1988年调查的1110多只增加到1999—2003年调查的1590多只。截至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截至2020年12月1日,全球大熊猫人工圈养总数达到633只。而在2003年底,全球大熊猫人工圈养数量仅为161只。

  “我们不断加强大熊猫繁育保护工作,着力在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上下功夫,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工作有序开展,大熊猫繁育保护工作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大熊猫种群质量管理,实现了种群较快增长。

  保护大熊猫,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李德生告诉记者,大熊猫对于生物科研有着重要价值,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系统对大自然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德生表示,为保护大熊猫,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使得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岀现持续恢复性增长。

  藏羚羊——

  从不足7万只到30万余只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