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走向世界 冀与钢琴比肩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莫伟梁,80后,土生土长香港人,练习、演出、教学、参加比赛、办比赛、做评委、卖乐器、制作乐器……与古筝音乐相关的工作,他几乎都做过。从小就埋头学习音乐的莫伟梁,形容自己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音乐家,从学院派变成实干派。“我三岁就开始学古筝,自小开始每天最少练习8小时琴。可以说,古筝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从小接触古筝,弹奏不同的中乐乐谱,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我们演奏时会讲究用气,弹琴的音色会追求一种‘和’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音律中流传至今的影响。”

  “中国音乐文化从唐朝传到日本、韩国、越南,到流传世界各地,历史很悠久。我们研究的时候,走访国外很多地方,热爱古筝的人,几乎没有不热爱中华文化的。”

  莫伟梁说,钢琴是一门国际化乐器,目前无论在内地、香港还是海外,钢琴都是最为知名、最多人学习的乐器,已经成功走向全球。而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代表的古筝,至今仍未完成国际化的过程。“我很希望让更多人通过对古筝的学习,从而喜欢、了解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莫伟梁告诉记者,他希望可以将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推广到如钢琴一般的普及程度。“古筝产品以内销为主,我很希望可以借助内地的生产优势,再通过香港的平台,可以推动古筝文化再一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