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营销促回款 房企审慎拿地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实行“两集中”制度的地区陆续披露了第二轮集中出让地块情况。从目前情况看,房企参与热情下降。业内人士指出,受房地产行业融资收紧、调控趋严等因素影响,房企拿地态度趋于谨慎。有的房企上半年没有拿一宗地块,不少房企则通过联合方式拿地。

  调整规则

  8月6日晚间,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补充公告,中止出让原定于8月9日挂牌的22宗地块使用权,具体出让时间另行公告。截至8月6日24时,已交纳的竞买(投标)保证金,深圳土地矿业权交易平台将原路退回。

  无锡第二批次集中土拍日前结束,在挂牌的23宗宅地中,有6宗底价成交,1宗流拍,其余均为溢价成交。地块均采用“限地价+摇号”方式出让,严格设置最高限价。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指出,“三道红线”“两集中”“拿地销售比40%红线”等政策促使企业量入为出,审慎拿地。部分资金链压力较大企业拿地力度明显降低。房企会更加依赖经营性现金流入,坚持加大营销、紧抓回款,保持良好的经营局面。

  刘水认为,为满足监管要求和落实规模、效应和风险三平衡的战略目标,短期部分企业或继续调整投资节奏,以销定产,产销平衡。中长期看,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房企仍需维持适当投资力度,部分拥有资金优势和业绩增长诉求的企业或维持较高拿地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为降低热点地块抢夺热度、提升项目建设品质,部分地区调整了拿地规则。《杭州市发布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显示,为进一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对第二批集中出让地块的竞价规则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竞买单位需足额缴纳20%竞买保证金后方可参与竞买;二是溢价率上限由30%调整为20%,其中“竞品质”试点地块的溢价率上限为10%;三是出让地块达到上限价格后,由原来的“竞自持房屋”改为“竞无偿移交政策性租赁住房”。此外,此次集中出让首次在十城区推出“竞品质”试点地块,采取一次性公告和线下“竞品质”、线上“竞地价”两阶段操作方式,从源头上引导房地产市场供应高品质住宅产品。

  稳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