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红鹰救灾 悬停抢险投运
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在近期河南抗洪中,多款国产装备亮相前线,对抢险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检验了这些装备的应急出击、快速机动和持续作战的优良性能。其中,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空中突击旅派出有“红鹰”之称的直-20通用直升机。该型直升机采用了5片桨叶旋翼,增强升力减低风阻,载重高达5吨,在救灾任务中凭借优良的悬停能力,克服恶劣天气,为难以降落的受灾乡村空投了一批批急需物资。
10吨级的直-20通用直升机,在救灾中大显身手,这也是其自2019年正式服役之后首次参与救灾实战任务。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空中突击旅奉命派出3架直-20,执行空中侦察和空投运输救援物资任务。
得益于2台涡轴发动机提供的强劲动力以及可靠的飞控系统,直-20起飞重量大,飞行速度快,最大时速可达360公里,巡航时速达290公里。且直-20内部空间大,舱门宽,非常便于物资投放,在救灾中多批次将饮用水、食品、药品等急需物资空运投放受灾乡村。
减旋翼直径 利狭窄空间起降
因为对标美军“黑鹰”直升机,直-20赢得了“红鹰”的美誉。与“黑鹰”的4片桨叶相比,直-20采用了5片桨叶旋翼,从而带来更大升力和更小阻力,增大整体载重能力,载重量高达5吨,包括机舱内置1吨货物及外挂4吨。同时,桨叶的增加还可减少旋翼直径,有利于在狭窄空间起降。
抗洪救灾,直升机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风雨恶劣天气。从此次救灾过程看,直-20展示了超强的稳定性。除了发动机的强劲动力、5片桨叶旋翼产生的升力,直-20的一大制胜法宝是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飞行员可以设定悬停参数,让直升机长时间保持平稳悬停状态,克服风雨等复杂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