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大旺 突显港金融功能定位

国家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特别是跨境理财通与债券南向通已如箭在弦,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资金进出内地的重要桥梁角色。(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8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近月港股衍生产品市场大旺,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期货与期权成交纷创新高,反映内外资金利用衍生产品对冲股份价格波动,突显香港金融作为资金与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随着外资持续加注中国资产,港交所推出A股期货产品迫切性更大。

  近期内地持续加强监管,促使新经济股估值大修正,包括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等港股三大指数在上月显着回调,分别录得10%、14%与17%的跌幅。

  指数期货期权成交创新高

  不过,与指数表现成强烈对比是衍生产品市场大旺,成交打破纪录。多个指数期货与期权成交与未平仓合约纷创下历史新高,这与股市波动加剧有关,内外资金比以前更加积极利用衍生产品对冲股份价格波动。

  多只衍生产品成交在7月打破纪录,分别为7月27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创下54万多张纪录、7月27日与28日恒生科技期货成交与未平仓合约创出7.7万多张与4.1万多张新高以及7月27日恒生科技指数期权未平仓合约创下1.4万多张新高纪录。

  风险管理中心角色愈吃重

  上述新高数据证明香港金融扮演资金与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角色愈来愈吃重。

  事实上,国家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特别是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其中跨境理财通与债券南向通已如箭在弦,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资金进出内地的重要桥梁角色。

  香港在国家金融开放过程中,可发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多元融资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与绿色金融中心等角色,为国家作出贡献之余,也为自身经济发展添加新动力。

  A股期货产品需加快推出

  由于国际资金不断增加配置中国资产,其中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价值已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急需A股衍生产品对冲风险。

  港交所筹划中的A股期货产品,迫切性是不言而喻,需要加快推出的步伐,有助吸引更多国际资金东移,增持中资股债资产。

  总之,在国家强大后盾支持之下,香港金融发展生机勃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如泰山。美国政府对在港经营的美企与个人发出所谓“商业警告”,恶意唱衰香港注定失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