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参差 直播带货未成气候

  中评社北京8月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疫情期间“宅经济”兴起,直接刺激了直播带货的高速发展,这也为海参企业的营销思路和模式带来转变。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海参的带货成绩似乎并不亮眼。

  每天上午十点,直播带货人“壹网渔芳姐”都会在“快手”准时上线,向网友推介大连海产。“实话实说,直播卖海参现在没有卖得太好的。”芳姐说,在全国只有极少数专门卖海参的主播销量还算勉强可以,但他们已经不知道是“几道贩子”(指经过层层转手后的海参卖家)了,卖的都是100块左右一斤的劣质即食海参。“大连这些有名的海参品牌,现在几乎见不着做直播的。”

  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秘书长迟飞跃说,虽然对于直播而言,海参属于高客单价产品,但这并不是销量低迷的根本原因。“保健品、玉石珠宝也是高客单价,但人家不照样卖得挺好?”在他看来,直播带货的海参没有强制的质量标准,市场鱼龙混杂,才是导致老百姓不敢买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除了线下实体店,消费者还是更相信天猫、京东这样的大平台。“今年618,京东平台的海参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这就说明了问题。”

  迟飞跃认为,海参直播带货仍然需要时间去积累和沉淀,树立起质量可信的口碑。国内著名的海参品牌,也需要时间去转变传统思维,试水新兴事物。“现在一些品牌海参的直播账号只有几百个粉丝,怎么可能带得了货?至于和千万粉丝级的头部主播合作,海参企业其实也存在诸多疑虑。一是怕‘翻车’,二是怕一旦单量暴增,单凭一家企业的产能短时间内无法支撑。”

  大连海参商会会长刘明坦言,海参在直播销售中目前确实处于劣势。“但直播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动态的捕捞、加工过程,增强大家对原产地海参的品质认知。”

  他认为,从线下渠道到传统电商,再到直播电商,这是海参销售的一个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