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画像”来了,像你吗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我国就业形势整体持续改善,稳中加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16岁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为15.4%,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如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几年,国家推出了多个促进就业政策。近日,为了在“十四五”时期形成一支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技能中国行动”,力图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改善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卡脖子”行业最缺人

  现在企业普遍反映缺人,都在说就业结构性矛盾,招聘时这种感觉究竟有多强烈?智联招聘CEO郭盛对经济日报记者说:“根本招不到人,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求人倍率在1.8左右。特别是在‘卡脖子’的行业,芯片、集成电路、医药核心技术、新材料核心技术等岗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远远不止2,一个职位往往五六个月也等不到合适的人才。”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尤其是高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以前一个高技能人才可能1年至2年就能培养出来,现在至少是5年至10年。

  同教育一样,就业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领域。我国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技能中国行动”的实施,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盘时代棋局上的一次落子。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技能中国行动’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务实操作层面重点解决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这三大问题,其中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还要为技能人才在未来发展中赋予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