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碎片化
确实,从事国际贸易一度不但需要外贸经营权,而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一笔国际贸易可能价值不菲,最后收回来的还都是外币。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贸易专业是高考报名最热、考分最高的专业之一,而进外贸公司则无疑也是当时最好的工作之一。很久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高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现在要开展国际贸易还很有难度吗?答案却是:如今做跨国贸易早已经变得相当容易。
开展线下的话,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开个店或参加一些展会(例如广交会等),就或能有来自海外的客商买你的货实现出口;线上会更简单,比如在亚马逊、ebay、shopee、wish等国际平台注册一个网店,只要你的货品在大洋彼岸那头有人上网看上,之后如可以通过国际邮包寄到海外,收到平台上的海外付款后,一笔国际贸易就完成了。通过线上平台的国际贸易从业者,现在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跨境电商。
改革开放初期,外贸公司主营的国际贸易业务,联结着海内外商品市场的两头,国际贸易业务不但将国内的一些传统产品如丝绸、茶叶等出口到发达国家换取外汇,也把海外很多当时国内没有的产品进口到国内,比如当时海外原产的彩电、冰箱等。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家有专门的外经贸部,主管对外贸易,而当时普通企业不能对外做贸易,国际贸易一般集中在外贸公司,也就是外贸公司有外贸专营权和代理权。外贸公司由于负责大量企业的进出口代理业务,进出口的单子多是多家企业货品的集合,所以那时国际贸易的单子金额较大。
由于国际贸易早期多由大型外贸公司操办,普通公司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处理国际贸易,因而带来了外贸行业、外贸公司的繁荣。但到本世纪初外贸专营全放开之后,大型的综合性外贸公司逐渐减少,各生产企业不再需要依赖专业外贸公司,而均可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同时,参与到外贸业务当中的各类小型公司、个人也日益增多,国际贸易于是日渐变得和国内贸易一样稀松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