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辛亥革命110周年 香港论意义
中评社香港9月25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活勤筹备委会主辨,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承辨,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协辨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24日下午在香港举行,邀请多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辛亥革命的意义及百年启示,包括全国政协常委余国春,全国政协委员姚志胜,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袁武,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丁新豹,国际华商协进会会长罗台秦,两岸和发会副会长阎伟寜,港澳台湾同乡会会长张佐民,全国政协委员李山,全国政协委员凌友诗。
中联办台务部部长杨流昌,副部长曾繁信,全国政协常委余国春,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袁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黄楚基,全国政协委员李山,全国政协委员凌友诗,中国银行企业文化总监高兆刚,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丁新豹,港澳台湾同乡会会长张佐民,国际华商协进会会长罗台秦,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任主礼嘉宾。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执行常务副理事长陈祖恒主持。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会长林广兆致欢迎辞时表示,举行纪念辛亥革命座谈会,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领悟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以及振兴中华的重大意羲,在于凝聚和激励全球华夏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门。我们要结合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家国情懐,增强民族复兴责任;要乘“十四五”规划东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全面正确落实“爱国者治港”,坚决维护“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行稳致速,特别要认真做好香港新一届立法会和特首的选举工作,为建设香港美好明天而努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安全,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杨流昌致辞指出,继承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要坚决贯彻“爱国者治港”,把香港“一国两制”事业推向前进。香港与辛亥革命渊源深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发韧地、武装起义策划地、革命事业后援地。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以香港为基地,联系海外侨胞,募集革命经费,运输起义军火,聚合革命志士,策动武装起义。从1895年至1911年16年里,孙中山先生直接策动了10次武装起义,其中6次在香港发动,香港给予了辛亥革命坚定的支持。香港革命历史深厚,香港人民勤劳勇敢,香港仁人志士辈出,这里从来不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杨流昌续指,孙中山先生除了领导革命,还提出了建国方略,致力建设国家。他指出“爱国心重者,其国必强,反之则弱”,鲜明旗帜地指出要由爱国者治理国家。联系到今天的香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爱国者治港,把香港治理好、发展好,确保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爱国者治港,乱港者出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之前由于制度上存在漏洞,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管治架构,使得香港社会乌烟瘴气、乱象环生。中央果断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香港实现了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前几天举行的香港选委会选举,顺利产生了新一届选委会。新选委来自香港社会各界别各阶层,具有广泛代表性,体现了新选举制度均衡参与的优势,相信在未来的立法会和行政长官选举时,一定能够选出有家国情怀、有香港情怀、德才兼备的管治团队,推动香港特区良政善治,不断增进香港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余国春表示,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时,纪念辛亥革命有重大的意义:回首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祖国统一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激发爱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余国春提到,香港经历一番动乱之后实施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顺利产生新一届选委,开启良政善治新篇之时,需要在广大市民青年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情怀,孙中山在香港的革命事迹,就是一部鲜明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香港年轻一代的工作,夺回一度失落的思想文化阵地,利用辛亥革命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辛亥革命的故事,让青少年在生动多样的活动中,缅怀先贤遗志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增长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投入“一国两制”的建设中。
姚志胜表示,在从“振兴中华”到“圆梦中华”的进程中,香港肩负起探索和示范“一国两制”、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特殊使命。“一国两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央总结香港回归20多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针对“修例风波”与“黑色暴乱”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不仅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而且主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香港实现了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这对于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对于香港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继续发挥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姚志胜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的正道。我们在香港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用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香港人,不仅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而且致力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早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袁武提到,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三民主义之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民族主义,也就是实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前提条件。另外,孙中山曾把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挂钩,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公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受害。
袁武说,以上这些事例说明,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辛亥革命的一大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孙中山显示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渝,无比坚定。经过110年的顽强奋斗,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惊人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今天中国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富强的期盼,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
孙必达提到,中山先生的事业最重要有两点,一是推翻封建王朝,二是以振兴中华为目标制定了《建国方略》。而《建国方略》中的不少设想已经在新中国实现。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无数革命先烈,牺牲自我,换来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的心愿是国家富强,不再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作为中山先生后人,自己有责任把中山先生的遗志发扬光大。
丁新豹从历史角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孙中山与香港的密切联系。他表示,在过去110年,我们为探求民族自决、自强的道路走过了高山低谷。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一日千里,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不少设想,现在已经完成。我们应该继承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国家、为振兴中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罗台秦表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自由民主的中国,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回忆,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骄傲。两岸分治了七十余年,双方在思想、教育、政治制度上的差异造成了两岸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在追求“一个中国”道路上,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但是这些挫折不能抹杀大家是骨肉同胞、血脉相连、同属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心灵契合”的理念,是两岸同胞情感融合的根本之道。
阎伟寜提到,香港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产生地,是革命党人建立革命组织、发动武装起义、从事革命宣传和筹集革命经费的重要基地,在辛亥革命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香港同胞对辛亥革命运动的贡献也写下了香港历史上的光辉一页。从反抗外国侵略的屯门之战、九龙海战、官涌之战、新界抗英,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抗日战争、迎接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香港同胞的爱国传统一脉相传。
阎伟寜表示,百年后的今天,爱国教育正逐渐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旋律。对香港同胞而言,在“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框架下,为香港繁荣稳定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更多贡献,就是对辛亥革命11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青年,要弘扬"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精神,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发扬辛亥志士振兴中华、富强祖国的民族自觉精神,胸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努力为完成国家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张佐民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就是两岸人民为了追求民主、尊严、自由,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所以辛亥革命将海峡两岸人民紧密的连在了一起。大陆近来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许多台湾企业和同胞都从中受益。让我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携手,促进两岸人民多交往,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一份力。
李山表示,孙中山先生与港澳因缘甚深。1892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去到澳门镜湖医院,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1895年他在中环成立了兴中会总会,以此为基础,1905年孙中山等人又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孙中山先生在美国、香港、国内从事革命活动,让我们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主持编写《建国方略》和《建国大纲》,让我们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建设者;在香港和美国分别成立兴中会、在日本成立同盟会,让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团结香港、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精神领袖。
凌友诗指出,中山先生无时不挂念中国的完整、自主、团结和统一。对中国人来说,我们的文化精神是追求大一统。根据中国人数千年的经验,大凡天下四分五裂,必然是战争频发,生灵涂炭。这样的环境,人民无法安定生活,社会无法从事生产,最为痛苦就是平民百姓。因此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追求大一统。这种大一统思想并不是西方的开疆辟土,彰显英雄主义,而是维护天下的稳固太平,然后推行礼乐教化。故而中山先生念兹在兹的是中国的统一。习主席也说,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不论台湾变成怎么样,愿不愿意统一,美国怎样助长“台独”,国家大一统和天下大同是刚正大道。台湾必然回归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大道。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长陈赵满菊总结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是因为我们有爱国爱港爱台爱乡的爱心。香港过去在历史教育、爱国教育方面有所欠缺,我们要秉持一颗爱国心,把这份精神传递给香港的下一代。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创会会长陈守仁、常务副会长陈亨利、永远荣誉主席邱伟铭、永远荣誉会长苏永安、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墨同等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