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卿喊话施压伊朗恐难奏效

  中评社北京7月30日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9日在访问科威特期间表示,美方已准备好重回维也纳继续与伊朗就伊核协议履约问题进行谈判,但同时强调谈判不能无限期持续。

  新华社报道,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番表态是对即将上台的伊朗新政府的喊话和施压。但鉴于美国此前单方面退约的行为并不占理,且伊朗当选总统莱希以对美强硬着称,伊方恐怕很难改变谈判立场,未来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美方喊话施压

  布林肯当天表示,美方致力于外交解决问题,“我们将观察伊朗准备做什么,不准备做什么,并充分准备好回到维也纳继续谈判”。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但美国政府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增加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举措“可逆”。美伊4月以来在维也纳就恢复履约举行多轮间接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协议。

  伊朗现任总统鲁哈尼属于改革派,被认为对美政策相对灵活。而在今年6月大选中当选伊朗总统的莱希则属于保守派,对美一贯强硬。此前不少分析认为,由于担心保守派上台后双方分歧将更难弥合,美方希望在鲁哈尼卸任前与伊方就恢复履约达成协议。但随着8月3日莱希就职日期日益临近,这一希望已基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布林肯此次表态被认为是对莱希的喊话,是通过展现“做好准备”的姿态促使伊朗新政府尽快重返谈判桌。

  但布林肯同时表示,外交解决的过程“不能也不会无限期持续下去”,“球在伊朗一边”。这显然又是在对伊方施压,提醒伊方谈判窗口期有限,若希望美方解除制裁就必须趁早达成协议。

  此前一天,美方也曾对伊朗提出警告。据美国媒体报道,一名美方高级官员28日称,一些即将就职的伊朗官员或许错误地认为伊朗已承受住美国的极限施压,而对现状感到满意。美方对伊核协议的热情正逐日降低,若最终由于伊方原因导致无法达成协议,伊朗将承受来自国际社会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