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加快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级新区加快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

  创新政策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多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19个国家级新区正在谋篇新发展。《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除了浦东新区将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其他数十个国家级新区也在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在重点领域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发挥示范效应,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多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落地。目前,合肥滨湖新区、武汉长江新区等地仍在积极申报入围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成经济重要引擎

  国家级新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设立,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19个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0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41.7%;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4家,实际利用外资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全市比重70%以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对青岛市增长贡献率达到30%。

  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以不到全市1.5%面积,贡献了全市约15%的经济总量、工业产值、数字经济增加值,集聚了50%的世界500强企业、60%的汽车产量。

  作为国务院批覆的首个国家级新区,30年来,浦东的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32万亿元。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要求,浦东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浦东新区“领头羊”作用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