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
为何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住房建设的发展重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将获得哪些政策支持?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解决重售轻租问题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他强调,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何成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租房群体。一方面,我国流动人口租房规模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六普”增长69.73%,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同时,我国每年有规模庞大的新就业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进入大城市工作。这两个群体汇合在一起,带来了巨大的租房需求。当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40%以上。
虞晓芬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侧重售轻租,对租赁市场无专门政策支持,导致售卖一条腿长,租赁一条腿短,市场结构失衡。在租赁市场内部,现有租赁房源大多是私房出租,户型面积大,租金高,缺少适合新市民、青年人需求的小户型、低租金房源,造成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也租不好房的问题相当突出。
虞晓芬表示,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又租不好房的难题。通过大幅增加与新市民、青年人需求相适应的小户型、低租金房源,有效缓解其阶段性住房困难,让他们在城市里留得下,住得体面。